梅花岭吊史阁部

梅花岭吊史阁部
号令难安四镇强,甘同马革自沉湘。
生无君相兴南国,死有衣冠葬北邙。
碧血自封心更赤,梅花人拜土俱香。
九原若逢左忠毅,相向留都哭战场。
()
尽管你甘愿像马援和屈原一样捐躯为国,奈何四镇拥兵自重不听号令。 活着没有遇到贤德的君王与辅臣复兴大明,死后也只有一个衣冠冢葬在这光秃秃的梅花岭上。 你杀身成仁像苌弘死后鲜血化作碧玉一样,连这梅花岭的土也因为人们的膜拜彷彿染上了馨香。 九原之下如果碰上了你的老师左忠毅公,怕是要面向着南京哀叹留都做了战场吧。

梅花岭:扬州府甘泉县广储门外的一个丘岗。明代万历年,扬州太守吴秀疏浚河道,积土成丘,丘上植梅,故名。 史阁部:卽史可法,字宪之,号道邻,开封府祥符县人(今开封市双龙巷)。明末抗清名将、民族英雄,南明弘光朝时为兵部尚书。南明朝廷谥之为「忠靖」。清乾隆帝追谥为「忠正」。「阁部」是对六部首脑的尊称。 四镇:指南明政权将江北分为淮海、徐泗、凤寿、滁和四镇。 马革:卽马革裹尸,比喻战死沙场。 沉湘:指屈原投汨罗江而死的事。 君相(xiàng):指南明王朝的福王朱由崧和大臣马士英、阮大铖等,苟安昏聩,沉溺声色,以致南明倾覆。 衣冠:指史可法的衣帽。 北邙(máng):在河南洛阳市东北,汉代为王侯公卿死后的墓地,后来泛指坟地。 碧血:指忠臣志士为正义目标所流的血。典出《庄子·外物》篇:「故伍员流于江,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化而为碧。」 自封:自己凝结。 梅花:指梅花岭。 九原:墓地。晋国卿大夫墓地在九原(今山西省新绛县北),故后世称墓地为九原。 左忠毅:卽左光斗,字共(gǒng)之,一作遗直、拱之,号浮丘,又号苍屿。先世为安徽省安庆府桐城县东乡(今安徽省枞阳县横埠镇)人。明末东林党重要成员,累官至左佥都御史,「万历六君子」之一。南明王朝的福王时,追谥号「忠毅」。 留都:卽南京。明初建都南京,明成祖迁都北京,故称南京为留都。

《梅花岭吊史阁部》是清代文学家蒋士铨的诗作。这首凭吊先朝忠烈的诗,寄托了他对史忠正公的景仰、惋惜、悼念之深情。诗从史忠正公受命于危难之中写起,说江北四镇拥兵自重,互相不和,争夺地盘,他以兵部尚书总制四镇兵马出守扬州,以防清兵南下。颔联用对比的方法表示诗人对史忠正公之死的强烈愤慨。尾联用他生前的一个故事,表示诗人深情的哀悼和悲愤。全诗给读者留下了不尽的深意,耐人反思。诗的用典、对仗都极巧妙、工整,在沉雄苍劲中,表达了诗人的愤激之情。

蒋士铨

蒋士铨(1725—1784)清代戏曲家,文学家。字心馀、苕生,号藏园,又号清容居士,晚号定甫。铅山(今属江西)人。乾隆二十二年进士,官翰林院编修。乾隆二十九年辞官后主持蕺山、崇文、安定三书院讲席。精通戏曲,工诗古文,与袁枚、赵翼合称江右三大家。士铨所著《忠雅堂诗集》存诗二千五百六十九首,存于稿本的未刊诗达数千首,其戏曲创作存《红雪楼九种曲》等四十九种。

猜你喜欢

行人见雪愁,初作帝乡游。旅店开偏早,乡帆去未收。
灯残催卷席,手冷怕梳头。是物寒无色,汤泉正自流。

()

夏景遽如许,先从草木知。

朱樱连蔕翦,红药带花移。

病起单衣怯,身闲昼漏迟。

空斋无长事,帘影看参差。

()

国子先生前太史,大暑开筵梵宫里。南风生凉差可喜,况有冰浆浸寒李。

饮酣执盏逡巡起,一语相期誓终始。诸公尽是天下士,瀛海散仙安足拟。

人生百年风过耳,愿竭丹心报天子,名垂万古无泥滓。

莫笑狂歌同下里,四美二难聊用纪。

()

谷口人家十二三,家家窗户得晴岚。千章云木秀而野,一脉流泉清且甘。

徇俗到头终是病,耽书自古不名贪。作诗为问东溪友,樽酒何时惬笑谈。

()

昔我别楚水。

秋月丽秋天。

今君客吴坂。

春色缥春泉。

幽冀生碧草。

沅湘含翠烟。

铄铄霞上景。

懵懵云外山。

涉江竟何望。

留滞空采莲。

驻情光气下。

凝怨琴瑟前。

珠内性明润。

兰玉好芳坚。

不以宿昔岨。

怀愧期暮年。

()

历落无町畦,猖狂蹈大方。时有蓬之心,咫尺迷所将。

隤然得悬解,元珠坠其床。嫉邪素发指,干莫难为刚。

低首奉蛾眉,奔命走欲僵。斯人故莫测,通蔽两不常。

奈何堕神州,不产文身乡。卓为獉狉杰,鹿豕相翱翔。

臃肿与鞅掌,尸祝事庚桑。一被周公服,八尺空昂藏。

()

杜鹃血泪洒京门,岭上衣冠枉断魂。滚滚长江何处是,梅花影里月黄昏。

()

一条带水永纡回,南部名都此占魁。吊古客寻鸿爪去,卖花娘抱马头来。

清时酒奏升平曲,劫后风悲瓦砾堆。听说鸡鸣山半寺,梁皇尚有舍身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