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 · 卷六 · 山市

聊斋志异 · 卷六 · 山市
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楼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愈少;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又其上,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
()
奂山的山市,是(淄川)县有名的八景之一,但好几年也难得见到一次。有位名叫孙禹年的公子,同几位志同道合朋友(在)楼上饮酒,忽然看见(奂山)山头有一座孤零零塔耸立起来,高高地插入青天。(大家)面面相觑,惊疑不定,心想附近并没有这么个禅院。没过多久,又出现了几十座高大的宫殿,碧绿色的琉璃瓦,飞翘的殿檐,(人们)这才明白是(出现)山市。不到一会儿,只见一座高高低低的城墙,连绵不断有六七里长,竟然像一座城市。其中(景物)有像楼一样的,有像厅堂一样的,有像街巷一样的,(一个个)清晰地出现在眼前,(多得)可以用亿万来计算。忽然,一阵大风刮起,空气中的尘土之大,城市变得隐隐约约。接着,风停了,天空又变得晴朗起来,刚才的一切都消失了,只有一座高楼,直插云霄,这座楼每层有五间,门窗全都是大开着的;每一行有五处明亮的地方,(透露出)那是楼那边的天空。一层层地指着数,楼越高亮点越小,数到第八层,亮点才如星星一般大了;又往上数,就昏暗得看不分明,没法计算层次了。楼上的人往来匆匆,有靠着的,有站立的,形态各不一样。过了一会,楼渐渐低矮下来,可以看见楼顶了,慢慢地又像平常的高楼一样了,又渐渐地像座高房子,突然间又只像拳头那么大,像豆粒那么小,接着就什么也看不见了。又听说有起早赶路的人,看见山上有店铺集市(人来人往),和人世间没有两样,所以又叫“鬼市”。

奂山:山名。旧淄川县有涣山,也写作焕山。 山市:山市蜃景,与「海市蜃楼」相似。 邑:县。这里指清代淄川县,今属淄博市。 然数年恒不一见:经常是多年看不见一次。然,但是;数年,许多年;恒,经常。 孙公子禹年:对孙禹年的尊称。公子,旧时用来称呼豪门贵族子弟。 同人:共事的人或志同道合的人 饮:喝酒。 孤塔耸起:孤零零的一座塔耸立起来。孤,孤零零;耸,耸立。 青冥:青色的天空。青,形容天空的颜色;冥,形容天高远无穷的样子。 相顾:互相看。 惊疑:惊奇,疑惑。 念:想。 近中:近处 禅院:佛寺。禅,佛教用语,表示与佛教有关的事物。 无何:不久、不一会儿。 数:几。 碧瓦飞甍(méng):青色的瓦和翘起的屋檐。飞甍,两端翘起的房脊。甍,房脊、屋檐。 始悟:才明白。始:才;悟:明白 未几:与前边的「无何」含义相同。 高垣睥睨(pìnì):高高低低的城墙。高垣,高墙;睥睨,又做「埤堄」,指城墙,即城墙上呈凹凸形的矮墙,亦称女墙。 连亘(gèn):接连不断。 居然城郭:竟然变成城郭了。居然,竟然;城,内城;郭,外城;城郭,城市。 中有楼若者:其中有的像楼。若,像;者,的。 堂若者:有的像厅堂。堂,厅堂。 坊若者:有的像牌坊。坊,街巷、店铺。 历历在目:清晰地出现在眼前。 以:用。 计:计算。 莽莽然:一片迷茫的样子。莽莽,广大。 依稀:隐隐约约。 既而:不久。 风定天清:大风停止,天空晴朗。 一切乌有:形容什么都没有,或者也可以用来形容漏得或者消磨。消耗得所剩无几。乌有,虚幻、不存在;乌,同「无」。 惟:只有 危楼:高楼。危,高。 直接:连接。 霄汉:云霄与天河。 窗扉:窗户。 皆:都。 洞开:敞开,像洞一样地 层层:一层一层。 愈:越,更。 明:光亮。 至:到。 裁如星点:才像星星那么小。裁,通「才」,仅仅。 又其:再往。 黯然缥缈:黯淡下来,隐隐约约、若有若无。黯然,昏暗的样子;缥缈,隐隐约约、若有若无,又作「飘渺」。 其:它,指「危楼」。 往来屑屑:形容来往匆匆。屑屑,忙碌的样子。 或:有的。 凭:靠着。 不一状:形态不一。状,形状。 逾时:过了一会儿。 其:代词,他(它)。 舍:房屋。 倏忽:突然。 豆:豆粒。 遂:终于。 闻:听见。 行者:赶路的人。行,赶路(另一说行也为走的意思) 人烟市肆:人家和集市。人烟,人家;市肆,集市;肆,店铺。 与世无别:跟尘世上的情形没有什么区别。世,尘世。 故:所以。 名:称。

《山市》出自蒲柳泉的《聊斋志异》。山市,山中蜃景,与「海市蜃楼」相似,是大气中由于光线的折射而形成的一种自然现象,因出现在山上,所以称为「山市」。作者在那个时代,还不能理解海市蜃楼的形成原因,故又称此幻象为「鬼市」。

蒲松龄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出生于一个逐渐败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19岁应童子试,接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名震一时。补博士弟子员。以后屡试不第,直至71岁时才成岁贡生。为生活所迫,他除了应同邑人宝应县知县孙蕙之请,为其做幕宾数年之外,主要是在本县西铺村毕际友家做塾师,舌耕笔耘,近40年,直至1709年方撤帐归家。1715年正月病逝,享年76岁。创作出著名的文言文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猜你喜欢

徘徊向西崦,曲径非一曲。诸峰送寒青,远树拂轻縠。

回望高崖云,无心远相逐。时有微风来,吹雨洒幽竹。

久立石级寒,秋色益苍肃。树杪澈清梵,经堂见幽麓。

稍自理蜡屐,行将悟金栗。萧然空尘思,四顾悄山绿。

()

妾身期不嫁,至老养双亲。

何意赵威后,殷勤问使人。

()

名山有志未能酬,步屧东冈当出游。

小阁卷帘惊鹭起,清池投饵看鱼浮。

西风吹叶空多感,落日衔山尚小留。

儿老戍边归未得,淮南新雁又经秋。

()

桂宫秋燕鹿鸣杯,玉陛春闻绕殿雷。日月九天垂景气,风云四海辱追陪。

当时华国惭知己,今日全身幸匪才。试问陆家亭上鹤,一声宁到洛阳来。

()

城中看花客,旦暮走营营。素华人不顾,亦占牡丹名。

闭在深寺中,车马无来声。唯有钱学士,尽日绕丛行。

怜此皓然质,无人自芳馨。众嫌我独赏,移植在中庭。

留景夜不暝,迎光曙先明。对之心亦静,虚白相向生。

唐昌玉蕊花,攀玩众所争。折来比颜色,一种如瑶琼。

彼因稀见贵,此以多为轻。始知无正色,爱恶随人情。

岂惟花独尔,理与人事并。君看入时者,紫艳与红英。

()

昔日大廷召对策,独草万言吐胸臆。相君手捧频叹嗟,天子亲披动颜色。

御墨题名置上第,赐秩蒙恩官建礼。秋风忆食故乡莼,乞归耻给长安米。

十年不调笑为儒,一岁超迁拜大夫。朝持符玺趋双阙,夜整衣冠别五湖。

隋堤柳暗落花稀,淮浦潮生舟似飞。谁将笔砚先烧却,可使才华让陆机。

()

乍雨还晴,正轻暖轻寒帘幕。时怅望、故人烟水,鹭翻鸥落。老去可堪离恨结,新来转觉吟情薄。况等闲、客里送年华,成挥霍。

天一顾,西南角。人万里,风埃阔。笑长卿归蜀,锦衣徒著。不是等闲螳臂怒,也休刚道鸡声恶。但千年、往事误平凉,今番莫。

()

鲁酒三百杯,送行莫匆匆。酣歌击剑起,逸气如长虹。

昔作鲁诸生,结交尽豪雄。黄金不足惜,对客囊屡空。

早读五车书,作赋文尤工。今年见天子,拜舞明光宫。

盛世夙重才,恩波赐无穷。长鲸跋锦浪,勺水焉能容。

臈月河上别,雪花舞回风。行扳越城柳,醉度吴门钟。

虽云隔云泥,耿耿心犹仝。顾我草泽居,生计如飞蓬。

终当拂羽翰,万里来相从。谁能事章句,白首卧云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