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露筋祠

再过露筋祠
翠羽明珰尚俨然,湖云祠树碧如烟。
行人系缆月初堕,门外野风开白莲。
()
《再过露筋祠》是清初文学家王士祯所题写的一首诗作。该诗描写了诗人路过露筋祠时的所见所闻,表达了诗人对露筋祠中所供奉的这位女子贞洁不屈的品性的赞美。 这首诗首句写祠中神像,采取了避实就虚之法。诗人不直接描摹神像塑造得如何,她的仪容怎样,而只是用一些美丽的妆饰来衬托她的风姿,则神像之美就不言而喻。起句点题,下三句就宕开去写。祠在湖边,湖上的云,祠畔的树,四望一碧,如在雾中,景色幽美,情韵飘渺。而诗人经过这里,停船夜泊的时候,正值月落。祠门之外,平野的风徐徐地吹拂着。这时,白莲开放了。静夜残月,郊野微风,行人远来,白莲正放,这是多么美好的境界。诗人所面对的是一个为了所谓贞节而牺牲了性命的女子,但他巧妙地避开了对这一问题的正面议论,而是从题外取神,着重于祠堂外边景色描写,而以白莲暗喻这位姑娘的纯洁而已。这种手法,在作者是若有若无,在读者可见仁见智,但都情景交融,泯合无间。晚唐陆龟蒙有一首题为《白莲》的诗:“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真合在瑶池。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堕时。”咏白莲花,却几乎完全没有花费笔墨去刻画其外形,而是集中力量去描写它的神态和性格。这种遗貌取神的写法,与王诗如出一辙,可见二者的渊源,唯一写人,一咏物而已。事实上,王士禛《渔洋诗话》曾说:“余谓陆鲁望(龟蒙字)‘无情有恨何人见,月白风清欲堕时’二语,恰是咏白莲,移用不得,而俗人议之,以为咏白牡丹、白芍药亦可。此真盲人道黑白。在广陵有题露筋祠绝句,……正拟其意。一后辈好雌黄,亦驳之云:‘安知此女非嫫母(古代著名的丑女),而辄云翠羽明珰耶?’余闻之,一笑而已。”这说明,王氏是有意向陆龟蒙学习,脱略形似;而即使如那一“后辈”所说,此女极丑,为诗人的主观感情服务,又为何不能把她写得很美丽呢。这也是遗貌取神。(参看沈祖棻《唐人七绝诗浅释》)还要强调的是,这首诗也是其神韵说的体现。他曾多次提出得意忘言,兴会神到,认为“舍筏登岸,禅家以为悟境,诗家以为化境,诗禅一致,等无差别”(《带经堂诗话》卷三微喻类),反复标榜“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这首诗的空际落笔,想落天外,注重风神,为知行的统一提供了一个证明。 这首诗作为一首时代变更的悲歌,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唱出了当时江南士子之殇,还糅合了作者的真情流露。它不同于同时代的那些歌颂节操的露筋主题诗歌,内含情感百转曲折却又细腻真实,故得以脱颖而出,至今不衰。

王士祯

王士祯(1634—1711),原名王士禛,字子真、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人称王渔洋,谥文简。新城(今山东桓台县)人,常自称济南人,清初杰出诗人、学者、文学家。博学好古,能鉴别书、画、鼎彝之属,精金石篆刻,诗为一代宗匠,与朱彝尊并称。书法高秀似晋人。康熙时继钱谦益而主盟诗坛。论诗创神韵说。早年诗作清丽澄淡,中年以后转为苍劲。擅长各体,尤工七绝。但未能摆脱明七子摹古馀习,时人诮之为“清秀李于麟”,然传其衣钵者不少。好为笔记,有《池北偶谈》、《古夫于亭杂录》、《香祖笔记》等,然辨驳议论多错愕、失当。

猜你喜欢

天女多情,梨花碎剪,人间赠与多才。渐瑶池潋滟,粉翘徘徊。

面旋不禁风力,背人飞去还来。最清虚好处,遥度幽香,不掩寒梅。

岁华多幸呈瑞,泛寒光,一样仙子楼台。虽喜朱颜可照,时更相催。

细认沙汀鹭下,静看烟渚潮回。遣青蛾趁拍,斗献轻盈,且更传杯。

()

星斗阑干月未吐,但爱溪声似山雨。青灯照室并银花,白酒倾来不知数。

子善评文我不如,我亦谈诗子深许。酒酣索我须论兵,拔剑画地军阵成。

十万甲兵指掌取,五方应敌旋风生。文武道判惜已久,圣贤相遇犹难并。

相如谩作长门赋,屈原虚著离骚经。不知于世竟何补,可怜博得千年名。

韩信收身苦不早,功成伏剑真草草。始终最爱严子陵,坐视乾坤任倾倒。

咄嗟语险气已伤,况复赋诗声调长。卷纸连书不磨琢,子锋大峻非我当。

拨置万虑付江海,收拾寸心归老庄。天地得一马喻马,谓思前事皆佯狂。

()

墙拥千竿竹,帘萦一穗香。

避暄情散郎,怀旧意悲凉。

小簟琉璃色,新醅琥珀光。

梦回闻剥啄,浑欲懒衣裳。

()

往来城府住山林,诸法翛然但一音。

不与物违真道广,每随缘起自禅深。

舌根已净谁能坏,足迹如空我得寻。

岁晚北窗聊寄傲,蒲萄零落半床阴。

()

三载王门老曳裾,文章鄙俚世情疏。病多傍肆常求药,视短停灯久废书。

报主壮心空磊落,向人别意谩踌躇。他年相忆知何处,泪洒黄河溯汴渠。

()

仙凡相去咫尺间,弱水隔断蓬莱山。鹄袍星散夜色皎,寒随天风生佩环。

帘动波纹烛影闲,宝兔喷落红霞斑。三场校对时有暇,咳唾珠玉遗人寰。

我赋浙江徒手还,丹桂可望不可攀。后来战艺始得俊,南宫转觉功名悭。

大省铨衡新檄颁,金陵邂逅生欢颜。得钱沽酒慰岑寂,时出险句惊神奸。

袖携众作无可删,故人各已登朝班。见君此卷动馀兴,行闻胪唱开天关。

()

得失固有命,世人空自劳。冬温少霜雪,松短没蓬蒿。

孤宦千里远,荣名一旦高。回看碌碌者,太华与秋毫。

()

宛转眉山效蜀峨,花前执板为清歌。歌声暗与春风合,催折芳心不厌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