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米堆山过钱家磡取道至渔洋湾入昙花庵作

自米堆山过钱家磡取道至渔洋湾入昙花庵作
米堆下林麓,举眼纳莽苍。
渔洋卧湖波,远望平于掌。
言经上阳村,微径穿榛莽。
篱落午鸡鸣,烟丛人语响。
居民傍芦洲,家家业渔网。
逶迤之渔洋,山坳路纡枉。
具区览全胜,背面俱漭泱。
昙花隐苍翠,行客断还往。
枯禅礼佛余,清磬出方丈。
晤彼静者乐,顿作遗世想。
他年拟诛茅,聊此息尘坱。
()

沈德潜

沈德潜(1673~1769 )字确士,号归愚,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清代诗人。乾隆元年(1736)荐举博学鸿词科,乾隆四年(1739)成进士,曾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为叶燮门人,论诗主格调,提倡温柔敦厚之诗教。其诗多歌功颂德之作,但少数篇章对民间疾苦有所反映。所著有《沈归愚诗文全集》。又选有《古诗源》、《唐诗别裁》、《明诗别裁》、《清诗别裁》等,流传颇广。

猜你喜欢

  太史公曰: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

岭日开寒雾,湖光荡霁华。风乌摇径柳,水蝶恋幽花。
蜀国地西极,吴门天一涯。轻舟栏下去,点点入湘霞。
高秋凭远槛,万里看新晴。重雾披天急,千云触石轻。
湖山四五点,湘雁两三声。遥想潘园里,琴尊兴转清。

()

西师久屯逆胡残,诏语春温汤网宽。已有张骞通大夏,不劳介子斩楼兰。

庭犁青海空传箭,臂断阴山更筑坛。长愧菰芦无远略,贾生三表笑酸寒。

()

南海何人在,悬崖自古今。一龛藏世界,半岭有晴阴。

我欲探龙窟,扪萝力不任。泉声送钟响,洞口白云深。

()

石刻烧已残,楼观亦何有。盘谷觅题名,苔花翳谁某。

()

挚氏之恂,光于祖德。博贯无伦,幽潜不惑。声薄九霄,经传四国。

乐矢弗谖,空劳物色。

()

江水春逾阔,山云夕更深。

移舟沙树底,拄杖古城阴。

鸿雁搀人去,蛟龙入夜吟。

故园双泪眼,拭断更沾襟。

()

堂堂千尺材,为屏忍屈曲。终抱凌云情,不改岁寒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