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王溯山左茅右蒋图。清代。吴敬梓。平生我爱王摩诘,辋川图画妙入神。 箧藏此图三十载,晴窗拂拭无纤尘。 有时酌酒与裴迪,花枝草色眼中新。 浮云富贵非所好,爱山成癖乐其真。 披图沉吟仍怏怏,辋川野色平于掌。 那似江南烟水区,丹青紫翠多骀荡。 嵚崟埼礒仍硱磳,崔嵬历陵人观仰。 白门佳丽古所称,谁其峙者茅与蒋。 几年卜筑板桥住,秦淮水色钟山树。 木兰舟内急觞飞,杨柳楼边歌板度。 著书仰屋差自娱,无端拟献金门赋。 授简曾传幕府招,蜡言栀貌还枝梧。 秋风襆被返白门,窗外寒潮退旧痕。 咄嗟独凭阑干立,长者叩户笑言温。 手持绝妙倪迂画,画出逍遥庄叟园。 短松少鹤相随久,修竹啼莺古意存。 两山翠色烟云绕,中有草堂深窈窕。 书卷应堪比邺侯,樵苏时复思庄蹻。 几棱欣看远近田,一条寒玉溪光晓。 春秋佳日快登临,高怀那许尘容扰。 雅志高怀见此贤,何须服食求神仙。 兰台家世千秋重,艺苑文章四海传。 只此蓬瀛共瑶岛,休言绿野与平泉。 便拟将身入图画,不羡王维居辋川。
吴敬梓(1701—1754年),字敏轩,一字文木,号粒民,清朝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汉族,安徽省全椒人。因家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称“文木老人”,又因自家乡安徽全椒移至江苏南京秦淮河畔,故又称“秦淮寓客”(现存吴敬梓手写《兰亭序》中盖有印章:“全椒吴敬梓号粒民印”)。后卒于客中。著有《文木山房诗文集》十二卷(今存四卷)、《文木山房诗说》七卷(今存四十三则)、小说《儒林外史》。
娇小私相命,牵衣哭路傍。几时堪翠靥,何物是红妆。
綦履春风薄,掖庭秋夜长。尧年如有赖,微质等朝霜。
时事有感 其二。明代。王世贞。 娇小私相命,牵衣哭路傍。几时堪翠靥,何物是红妆。綦履春风薄,掖庭秋夜长。尧年如有赖,微质等朝霜。
投老书城祓世尘,廿年绨椠未离身。寻山犹惜分阴暇,隔海亲搜秘藏珍。
取次校刊媲黄顾,会看著录过晁陈。一楼双鉴松声里,已傲同光几辈人。
题傅沅叔藏园校书图。清代。陈宝琛。 投老书城祓世尘,廿年绨椠未离身。寻山犹惜分阴暇,隔海亲搜秘藏珍。取次校刊媲黄顾,会看著录过晁陈。一楼双鉴松声里,已傲同光几辈人。
东壁谁家夜捣砧。荆江流滞客偏闲。三三五五潇湘雁,飞尽南云入北云。人独自,月黄昏。青镫红蕊落缤纷。野篁谩白秋萧索,无风无雨也闭门。
思佳客·东壁谁家夜捣砧。元代。仇远。 东壁谁家夜捣砧。荆江流滞客偏闲。三三五五潇湘雁,飞尽南云入北云。人独自,月黄昏。青镫红蕊落缤纷。野篁谩白秋萧索,无风无雨也闭门。
平生粥饭寄伽蓝,老日田园强自添。岂自着靴踏泥客,如何不许暂深潜。
杂咏四绝 其四。宋代。李之仪。 平生粥饭寄伽蓝,老日田园强自添。岂自着靴踏泥客,如何不许暂深潜。
识乐众生乐,缘绳枉走作。智乐菩萨乐,无绳亦无缚。
若有发心者,直须学无作。莫道怕落空,得空亦不恶。
见矿不识金,入炉方知错。
诗偈 其一一七。唐代。庞蕴。 识乐众生乐,缘绳枉走作。智乐菩萨乐,无绳亦无缚。若有发心者,直须学无作。莫道怕落空,得空亦不恶。见矿不识金,入炉方知错。
飞流江左半凋残,孤鹤横空转自叹。瀚海不妨逃汉尉,神山未必误秦官。
雕戈北向惭推毂,铜柱东游忆据鞍。留得完身真百折,河清人寿古来难!
和于湛之海上原韵六首 其四。明代。张煌言。 飞流江左半凋残,孤鹤横空转自叹。瀚海不妨逃汉尉,神山未必误秦官。雕戈北向惭推毂,铜柱东游忆据鞍。留得完身真百折,河清人寿古来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