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庵梦忆 · 卷八 · 楼船

陶庵梦忆 · 卷八 · 楼船
家大人造楼,船之;造船,楼之。故里中人谓船楼,谓楼船,颠倒之不置。是日落成,为七月十五,自大父以下,男女老稚靡不集焉。以木排数重搭台演戏,城中村落来观者,大小千馀艘。午后飓风起,巨浪磅礴,大雨如注,楼船孤危,风逼之几覆,以木排为戙索缆数千条,网网如织,风不能撼。少顷风定,完剧而散。越中舟如蠡壳,局蹐篷底看山,如矮人观场,仅见鞋靸而已,升高视明,颇为山水吐气。
()
张岱父亲张燿芳曾经造过一幢楼,然后将它置之于船上;又造船,将它放在楼上。当地的乡里人把它有时叫船楼,有时又叫楼船,也不理会其颠倒与否。这个楼船造成之日,正是七月十五,张家从张汝霖以下,男女老幼全都聚集在了一起。张家用了几层木排搭成戏台演戏,城中的、村落的人都来观看,汇集的大小船只有一千多艘。可天有不测风云,等到午后,刮起了飓风,巨浪涛天,大雨如注,那个刚造成的楼船又那么高,孤伶伶地立在风浪之中,差点被风刮翻。于是,就用木排作为桩子,系了几千条缆绳,密密地交织在一起就像网一样,这才安稳下来。过了一会儿风停了,演完剧才散。绍兴一带的舟小得像螺壳一般,萎缩在船中看山,就像矮人观场,只看见被人扛在肩头的孩子的鞋子罢了。张家做的这个楼船,在极高处演戏,当然看得清楚了。张岱得意地认为,这么来一出,真能为山水吐气。

戙(dòng):木船上系缆绳的木桩。

张岱

张岱(1597年~1679年)又名维城,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天孙,别号蝶庵居士,晚号六休居士,汉族,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寓居杭州。出生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精于茶艺鉴赏,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张岱为明末清初文学家、史学家,其最擅长散文,著有《琅嬛文集》《陶庵梦忆》《西湖梦寻》《三不朽图赞》《夜航船》等绝代文学名著。

猜你喜欢

腰间干莫久摩挲,反日争挥鲁氏戈。敌焰遏将新大陆,国魂招自旧辽河。

眼中疆土沧桑感,塞上英雄敕勒歌。十万横磨酣战际,血痕应比泪痕多。

()

湖海长为客,干戈仅脱身。

来寻林下友,半与鬼为邻。

马上人何在,庭前草自春。

平生饶意气,寂寞委荆榛。

()

方内人过方外游,两翁身世等浮沤。

何如添作三高士,为有平生一水丘。

()

相对茫茫感百端,侧身天地未为宽。风来江上波涛阔,雪满山中草木寒。

侧席方知儒术重,登坛总觉将才难。洛阳年少休长叹,好及良时策治安。

()

斗粟驱人堕世纷,卯申凫鹜动成群。

桁杨闲卧吏休日,尊俎清谭士集云。

久矣蛮荒真下策,信哉邹鲁号多文。

酒酣预约鸡豚社,会见婆娑故国枌。

()

江皋三月时,花发石楠枝。归客应无数,春山自不知。

独行愁道远,回信畏家移。杨柳东西渡,茫茫欲问谁。

()

钓舟画彩鹢,渔子服冰纨。金辖茱萸网,银钩翡翠竿。

敛桡随水脉,急桨渡江湍。湍长自不辞,前浦有佳期。

船交桡影合,浦深鱼出迟。荷根时触饵,菱芒乍罥丝。

莲度江南手,衣渝京兆眉。垂竿自有乐,谁能为太师。

()

草冻沙干又乳羝,天寒大窖雪成围。节毛落尽空头白,忍死边廷未得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