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庵梦忆 · 卷七 · 过剑门

陶庵梦忆 · 卷七 · 过剑门
南曲中妓,以串戏为韵事,性命以之。杨元、杨能、顾眉生、李十、董白以戏名,属姚简叔期余观剧。傒僮下午唱《西楼》,夜则自串。傒僮为兴化大班,余旧伶马小卿、陆子云在焉,加意唱七出,戏至更定,曲中大咤异。杨元走鬼房问小卿曰:“今日戏,气色大异,何也?”小卿曰:“坐上坐者余主人。主人精赏鉴,延师课戏,童手指千,傒僮到其家谓‘过剑门’,焉敢草草!”杨元始来物色余。《西楼》不及完,串《教子》。顾眉生:周羽,杨元:周娘子,杨能:周瑞隆。杨元胆怯肤栗,不能出声,眼眼相觑,渠欲讨好不能,余欲献媚不得,持久之,伺便喝采一二,杨元始放胆,戏亦遂发。嗣后曲中戏,必以余为导师,余不至,虽夜分不开台也。以余而长声价,以余长声价之人、而后长余声价者,多有之。
()
南京青楼里,妓女把演戏看作是风雅的事,将演起戏视为性命般。杨元、杨能、顾眉生、李十、董白凭借演戏出名,嘱托姚简叔约我来看戏。家里的戏班下午唱《西楼》,晚上则自己演戏。家里的戏子是兴化大班,我家以前的伶人马小卿、陆子云都在,特意多唱了七出戏,到更定时分,青楼的人感到非常奇怪。杨元跑到演员化装的房间问马小卿说:“今天的戏,为什么与以往的神韵大不相同?”马小卿说:“坐在上座的就是我的主人。主人精于赏鉴,又邀请老师教我们演戏,指点过很多人演戏,他们把到主人家里称为“过剑门”,我的演出怎么敢草率敷术呢!”杨元于是跑来观察我。《西楼》还没演完,就开始演《教子》。顾眉生演周羽,杨元演周娘子,杨能演周瑞隆。杨元上场就胆怯得发抖,不敢出声,其他演员面面相觑,他心里想要讨好我而不知道该怎么表演,我在台下想要献媚鼓励,但是也没办法,就这样相持不下,我便找着机会喝彩一两声,杨元这才把胆子放开,戏这才顺利演下去。从此之后青楼演戏,一定会请我为导师,我没到,即使到了半夜也不开台唱戏。像这样,用我的名头涨身价的人,之后又涨了我的身价的人,有很多。

此文是作者对往事的追忆,作为戏曲鉴赏大家,经过他指点的戏子把到他家去称为“过剑门”,后来更是“以余长声价之人而后长余声价者,多有之”。谦和之中又颇有自信,可见作者的影响力。

张岱

张岱(1597年~1679年)又名维城,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天孙,别号蝶庵居士,晚号六休居士,汉族,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寓居杭州。出生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精于茶艺鉴赏,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张岱为明末清初文学家、史学家,其最擅长散文,著有《琅嬛文集》《陶庵梦忆》《西湖梦寻》《三不朽图赞》《夜航船》等绝代文学名著。

猜你喜欢

十四方州富,三千战弩强。平生愧昭谏,独未讨朱梁。

()

此夜江边月,清光昨雨天。自知虽小待,曾不减高圆。

以往复何闷,今看岂足怜。老夫观否泰,起坐钓台边。

()

河阳桃李开无数。待成春归去。小园几月忽惊飞,恨主人难驻。

雏莺乳燕愁悲语。道留君不住。愿君随处作东风,与群花为主。

()

已览香山胜,还寻胜地眠。阴崖连户竹,疏磬出山烟。

月色缘阶上,泉声到枕边。夜来魂梦冷,身在白云巅。

()

骊珠不动小龙眠,井水无波玉镜鲜。携手与郎同一照,忽惊花发并头莲。

()

杰阁挥飞翠霭间,蓬莱元不在人寰。

绿围城郭千村水,青逼帘栊四面山。

华表鹤归辽海远,高台凤去夕阳间。

我来倚遍阑干月,云锁重门夜不关。

()

篮舆陟险隘,兀兀不停辙。

主人眩头目,仆夫困唇舌。

前疑树梢拂,后虑崖石擦。

方呼左畔跷,复叫右竿捺。

避碍牢挂肘,冲泥轻下脚。

或荆棘兜挂,或屋檐拐抹。

或踏高直上,或照下稳踏。

斯须有不审,偾舆在目睫。

深渊固可畏,平地尤险绝。

作诗告仆夫,审诸秋毫末。

识察既晓然,力行谨无忽。

()

金借颜色月借光,作团稼绿缀深黄。

合令范晔添成传,曾向维摩饭此香。

尚忆□□披御赐,颇疑妙舞簇霓裳。

当陪玉树栽天上,肯学夭桃露短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