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梦寻 · 卷五 · 西湖外景 · 伍公祠。明代。张岱。吴王既赐子胥死,乃取其尸盛以鸱夷之革,浮之江中。子胥因流扬波,依潮来往,荡激堤岸,势不可御。或有见其银铠雪狮,素车白马,立在潮头者,遂为之立庙。每岁仲秋既望,潮水极大,杭人以旗鼓迎之。弄潮之戏,盖始于此。宋大中祥符间,赐额曰“忠靖”,封英烈王。嘉、熙间,海潮大溢。京兆赵与权祷于神,水患顿息,乃奏建英卫阁于庙中。元末毁,明初重建。有唐卢元辅《胥山铭序》、宋王安石《庙碑铭》。 高启《伍公祠》诗: 地大天荒霸业空,曾于青史叹遗功。 鞭尸楚墓生前孝,抉眼吴门死后忠。 魂压怒涛翻白浪,剑埋冤血起腥风。 我来无限伤心事,尽在吴山烟雨中。 徐渭《伍公庙》诗: 吴山东畔伍公祠,野史评多无定词。 举族何辜同刈草,后人却苦论鞭尸。 退耕始觉投吴早,雪恨终嫌入郢迟。 事到此公真不幸,镯镂依旧遇夫差。 张岱《伍相国祠》诗: 突兀吴山云雾迷,潮来潮去大江西。 两山吞吐成婚嫁,万马奔腾应鼓鼙。 清浊溷淆天覆地,玄黄错杂血连泥。 旌幢幡盖威灵远,檄到娥江取候齐。 从来潮汐有神威,鬼气阴森白日微。 隔岸越山遗恨在,到江吴地故都非。 钱塘一臂鞭雷走,龛赭双颐巽雪飞。 灯火满江风雨急,素车白马相君归。
张岱(1597年~1679年)又名维城,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天孙,别号蝶庵居士,晚号六休居士,汉族,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寓居杭州。出生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精于茶艺鉴赏,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张岱为明末清初文学家、史学家,其最擅长散文,著有《琅嬛文集》《陶庵梦忆》《西湖梦寻》《三不朽图赞》《夜航船》等绝代文学名著。
往闻耆老言,兹洞深无际。
暗中或识路,尘外别有世。
几思绝人事,赍粮穷所诣。
棋终出易迷,炬绝入难继。
孤亭渺云端,于焉小休憩。
凭高眺城阙,扰扰如聚蚋。
尽捐滓秽念,遂有飞举势。
山灵娼清游,雨意来极锐。
蒙蒙湿莎草,浥浥凉松桂。
暝色不可留,怅望崖扉闭。
栖妻洞。宋代。刘克庄。 往闻耆老言,兹洞深无际。暗中或识路,尘外别有世。几思绝人事,赍粮穷所诣。棋终出易迷,炬绝入难继。孤亭渺云端,于焉小休憩。凭高眺城阙,扰扰如聚蚋。尽捐滓秽念,遂有飞举势。山灵娼清游,雨意来极锐。蒙蒙湿莎草,浥浥凉松桂。暝色不可留,怅望崖扉闭。
若以色见我,是人行邪道。饶他紫金身,只是泥与草。
朝来白照面,三十二种好。终日忙波波,忘却自家宝。
仲春十八日宿上天竺 其二。明代。袁宏道。 若以色见我,是人行邪道。饶他紫金身,只是泥与草。朝来白照面,三十二种好。终日忙波波,忘却自家宝。
瘦筇轻锡共携游,砥柱峰前宿寺楼。
各有溪居懒归去,经旬不是两相留。
同闰师宿三门开化院二首。宋代。魏野。 瘦筇轻锡共携游,砥柱峰前宿寺楼。各有溪居懒归去,经旬不是两相留。
扑地漫天卒未休,松杉千尺迥堪愁。丹青不作王孙草,老向冰天共白头。
题李山风雪松杉图卷二首。明代。王世贞。 扑地漫天卒未休,松杉千尺迥堪愁。丹青不作王孙草,老向冰天共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