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梦寻 · 卷五 · 西湖外景 · 六和塔

西湖梦寻 · 卷五 · 西湖外景 · 六和塔
月轮峰在龙山之南。月轮者,肖其形也。宋张君房为钱塘令,宿月轮山,夜见桂子下塔,雾旋穗散坠如牵牛子。峰旁有六和塔,宋开宝三年,智觉禅师筑之以镇江潮。塔九级,高五十余丈,撑空突兀,跨陆府川。海船方泛者,以塔灯为之向导。宣和中,毁于方腊之乱。绍兴二十三年,僧智昙改造七级。明嘉靖十二年毁。中有汤思退等汇写佛说四十二章、李伯时石刻观音大士像。塔下为渡鱼山,隔岸剡中诸山,历历可数也。
李流芳《题六和塔晓骑图》:
燕子矶上台,龙潭驿口路。昔时并马行,梦中亦同趣。
后来五云山,遥对西兴渡。绝壁瞰江立,恍与此境遇。
人生能几何,江山幸如故。重来复相携,此乐不可喻。
置身画图中,那复言归去。行当寻云栖,云栖渺何处。
此予甲辰与王淑士平仲参云栖舟中为题画诗,今日展予所画《六和塔晓骑图》,此境恍然,重为题此。壬子十月六日,定香桥舟中。
吴琚《六和塔应制》词:
玉虹遥挂,望青山、隐隐如一抹。忽觉天风吹海立,好似春雷初发。白马凌空,琼鳌驾水,日夜朝天阙。飞龙舞凤,郁葱环拱吴越。此景天下应无,东南形胜,伟观真奇绝。好似吴儿飞彩帜,蹴起一江秋雪。黄屋天临,水犀云拥,看击中流楫。晚来波静,海门飞上明月。(右调《酹江月》)
杨维桢《观潮》诗:
八月十八睡龙死,海龟夜食罗刹水。
须臾海辟龛赭门,地卷银龙薄于纸。
艮山移来天子宫,宫前一箭随西风。
劫灰欲洗蛇鬼穴,婆留折铁犹争雄。
望海楼头夸景好,断鳌已走金银岛。
天吴一夜海水移,马蹀沙田食沙草。
厓山楼船归不归,七岁呱呱啼轵道。
徐渭《映江楼看潮》诗:
鱼鳞金甲屯牙帐,翻身却指潮头上。
秋风吹雪下江门,万里琼花卷层浪。
传道吴王渡越时,三千强弩射潮低。
今朝筵上看传令,暂放胥涛掣水犀。
()

张岱

张岱(1597年~1679年)又名维城,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天孙,别号蝶庵居士,晚号六休居士,汉族,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寓居杭州。出生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精于茶艺鉴赏,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张岱为明末清初文学家、史学家,其最擅长散文,著有《琅嬛文集》《陶庵梦忆》《西湖梦寻》《三不朽图赞》《夜航船》等绝代文学名著。

猜你喜欢

此生此月狱中看,分照累人不算圆。泣忆牛衣心并瘁,坐当木榻膝俱穿。

《明夷》曾卜周文《易》,《惜誓》还吟屈子篇。生我恩深惭未报,夜深长跪礼金仙。

()

当时弄玉慕吹箫,似绮年华一瞬遥。已觉浮生元大梦,还成痴语立中宵。

化灰化泪怜红烛,经雨经风损绿蕉。我有幽忧沈积久,自从止酒再难消。

()

朱门酒肉如山海,沉湎徒云性灵改。松关冥坐真天人,朗如玉树生华采。

涧阿霁雪新泉清,风吹石鼎茶烟横。悠然对语白日晚,俯听万井苍蝇声。

()

相门甥馆得才郎,文藻翩翩貌复扬。十年久着鸣金赋,一笑今游射雉场。

江南江北路非远,几月辞家犹未返。他乡芳草自相留,今夕佳期未为晚。

归去春洲涨绿涛,满川桃李送兰桡。若使长江作天汉,应言仙女度星桥。

()

堤边杨柳柳边楼,六角华灯夜未收。十里荷花梦湖舫,二分明月忆扬州。

瑶天扇掩坤灵使,银汉槎回博望侯。今日天涯芳草路,玉珰缄札写春愁。

()

秋寂寞。秋风夜雨伤离索。伤离索。老怀无奈,泪珠零落。

故人一去无期约。尺书忽寄西飞鹤。西飞鹤。故人何在,水村山郭。

()

怊怅风兼雨,西桥半夜摧。青龙真变化,白鸟漫惊猜。

荡潏无遗迹,登临不再来。道师如好事,重为购良材。

()

五龙夹日日不沈。公门桃李皆成林。狄国老,伊周心。

迁桐辟管天下乂。伊周之学春秋义。狄国老,忠有馀。

平生曾读伊周书。为唐讨贼当何如。如是邪,不如是。

独怜国老身先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