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莲阁记。明代。汤显祖。李青莲居士为谪仙人,金粟如来后身,良是。“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心神如在。按其本末,窥峨嵋,张洞庭,卧浔阳,醉青山,孤纵掩映,止此长江一带耳。风流遂远,八百年而后,乃始有广陵李季宣焉。 季宣之尊人乐翁先生,有道之士也。处嬉而神清,休然穆然,《五经》师其讲授,六德宗其仪表。达人有后,爰发其祥。梦若有持清都广乐,徘徊江庭以柷将之,曰:“以为汝子。”觉而生季宣,因以名。生有奇质,就傅之龄,《骚》《雅》千篇,殆欲上口。弱冠,能为文章。云霞风霆,藻神逸气,遂拜贤书,名在河岳。公车数上,尊人惜之,曰:“古昔闻人雅好鸣琴之理,子无意乎。” 季宣奉命筮仕,授以山东济阳长。资事父以事君,亦资事君而事父也。三年,大著良声,雅歌徒咏。然而雄心未弇,侠气犹厉,处世同于海鸟,在俗惊其神骏。遂乃风期为贾患之媒,文字只招残之檄矣。君慨然出神武门,登泰山吴观而啸曰:“使吾一饮扬子中泠水,亦何必三周华不注耶!且亲在,终致吾臣而为子矣。”则归而从太公。群从骚牢,夷犹乎江皋,眺听壶觞,言世外之事,颓如也。 起而视其处,有最胜焉。江南诸山,翠微浥晔几席,欣言外之。夷堂发凶,层楼其上。望远可以赋诗,居清可以读书。书非仙释通隐丽娟之音,皆所不取。然季宣为人伟朗横绝,喜宾客。而芜城真州,故天下之轴也,四方游人,车盖帆影无绝,通江不见季宣,即色沮而神懊。以是季宣日与天下游士通从,相与浮拍跳踉,淋漓顿挫,以极其致。时时挟金、焦而临北固,为褰裳蹈海之谈。故常与游者,莫不眙愕相视,叹曰:“季宣殆青莲后身也。”相与颜其阁曰“青莲”。 季宣叹曰:“未敢然也。吾有友,江以西清远道人,试尝问之。”道人闻而嘻曰:“有是哉!古今人不相及,亦其时耳。世有有情之天下,有有法之天下。唐人受陈、隋风流,君臣游幸,率以才情自胜,则可以共浴华清,嬉广寒。令白也生今之世,滔荡零落,尚不能得一中县而治,彼诚遇有情之天下也。今天下大致灭才情而尊吏法,故季宣低眉而在此。假生白时,其才气凌厉一世,倒骑驴,就巾试面,岂足道哉!” 海风江月,千古如斯。吾以为《青莲阁记》。
李季宣,名柷,仪征人。曾任山东济阳令,后辞官归里。 六德:六项道德标准,即“知、仁、圣、义、忠、和”。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任太常寺博士、礼部主事,因弹劾申时行,降为徐闻典史,后调任浙江遂昌知县,又因不附权贵而免官,未再出仕。曾从罗汝芳读书,又受李贽思想的影响。在戏曲创作方面,反对拟古和拘泥于格律。作有传奇《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紫钗记》,合称《玉茗堂四梦》,以《牡丹亭》最著名。在戏曲史上,和关汉卿、王实甫齐名,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岁暮繁云结夕阴,长安客舍费黄金。烛窗明暗翻归梦,雪屋清寒著旅衾。
宝骑传呼三陌广,铜龙飘点九门深。万年寿酒无因上,阳藿空倾向日心。
南至之日辇下书事呈正卿子高二同年。唐代。胡宿。 岁暮繁云结夕阴,长安客舍费黄金。烛窗明暗翻归梦,雪屋清寒著旅衾。宝骑传呼三陌广,铜龙飘点九门深。万年寿酒无因上,阳藿空倾向日心。
仙衣襞积驾黄鹄,草木无光一笑开。
人间风日不可奈,故待成阴叶下来。
效王仲至少监咏姚花用其韵四首。宋代。黄庭坚。 仙衣襞积驾黄鹄,草木无光一笑开。人间风日不可奈,故待成阴叶下来。
归来展转到五更,起看北斗天未明。
秦人筑城备胡处,扰扰唯有牛羊声。
万里飞蓬映天过,风吹汉地衣裳破。
欲往城南望城北,三步回头五步坐。
胡笳十八拍十八首。宋代。王安石。 归来展转到五更,起看北斗天未明。秦人筑城备胡处,扰扰唯有牛羊声。万里飞蓬映天过,风吹汉地衣裳破。欲往城南望城北,三步回头五步坐。
青年铁砚亦曾磨,壮不如人可奈何。
松菊犹存陶令迳,烟云不碍邵公窝。
吟廊缓步看修行,醉石高眠枕绿莎。
一笠一蓑吾事足,江湖浩荡白鸥波。
故人见寄韵。宋代。吴龙翰。 青年铁砚亦曾磨,壮不如人可奈何。松菊犹存陶令迳,烟云不碍邵公窝。吟廊缓步看修行,醉石高眠枕绿莎。一笠一蓑吾事足,江湖浩荡白鸥波。
相将到灵观,正值雨初晴。
花近香逾妙,峰遥色更清。
鹤盘云外影,磬和涧中声。
再拜真人像,还丹愿指明。
紫阳观和家兄作。宋代。陈阜。 相将到灵观,正值雨初晴。花近香逾妙,峰遥色更清。鹤盘云外影,磬和涧中声。再拜真人像,还丹愿指明。
红白花开宿莽间,长亭小店接村湾。行人未识邳州路,马首先看虹见山。
自濠抵邳杂诗四首 其四。明代。唐之淳。 红白花开宿莽间,长亭小店接村湾。行人未识邳州路,马首先看虹见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