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醒篇 · 四八

集醒篇 · 四八
喜好谈论空寂之道的人,往往反被空寂所迷惑。耽溺在静境的人,反为静寂所束缚。
()
佛法原本是十分活泼的,说万法本空,原是要使我们了解万事本无其永恒的体性,一切皆将坏散,教我们不要对万物起执情,而使身心不得自在。结果有些人谈「空」却又恋「空」,其实恋「世事」和恋「空」并无分别,同样是执取而不放。恋「空」的人弃绝一切以求一个「空」字,最後还是有一个「空」的意念无法除去。殊不知万事万物本「空」,弃与不弃都是「空」的,有弃绝的念头便已不「空」,爱「空」的念头已是「有」了。《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上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即说明「色」和「空」是不相碍而相同的,执著于「色」的人不明白「色即是空」,执著于「空」的人也不明白「空即是色」,但此处的「色」并不是指女色而言,而是指一切能见、能听、能嗅、能尝、能触、能想的事物,这点必须辨明。 至于「耽静反为静缚」也是同样的道理。「静」并不是教人躲到安静的地方,不听不想,那样等于用一个「静」字将自己束缚住,动弹不得,又有什么好呢?真正的「静」是「心静」而非「形静」,是在最忙碌的时候,仍能保持一种「静」的心境,不被外物牵动得心烦气躁。在尘嚣之中保持著心的「静」境,岂不比那些在寂静中虚度时日,或是身在寂静心不寂静的人更高明些吗?

陈继儒

陈继儒(1558~1639)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字仲醇,号眉公、麋公。华亭(今上海松江)人。诸生,年二十九,隐居小昆山,后居东佘山,杜门著述,工诗善文,书法苏、米,兼能绘事,屡奉诏征用,皆以疾辞。擅墨梅、山水,画梅多册页小幅,自然随意,意态萧疏。论画倡导文人画,持南北宗论,重视画家的修养,赞同书画同源。有《梅花册》、《云山卷》等传世。著有《妮古录》、《陈眉公全集》、《小窗幽记》。

猜你喜欢

东风吹我出城闉,邂逅相逢得可人。

踏雨先从沙路稳,怯寒更觉酒壶亲。

江山有意如违俗,桃李无心亦处春。

便可名为锦绣谷,匡庐东望隔烟尘。

()

一脉苏湖阐四科,俊髦从此诵菁莪。先生岂可栋梁负,山斗其如瞻恋何。

柳折邮亭青蔟骑,桃临流水锦生波。春光念念长江远,无恨离情听棹歌。

()

婵娟何以署,到果趣无涯。隙地留移竹,曲阑不辍花。

暂延人意惬,久坐客心赊。剥啄无妨静,深山讵有差。

()

推弦拂柱,歌我浩曲。

浩曲未歌,肠中踯躅。

青青前溪,可鉴光仪。

他心自喜,我心自悲。

河中有船,不载客还。

尊中有酒,不令客欢。

栖栖何者,归以为期。

絺衣生虱,鞋袜多泥。

世人结交,安得常好。

他乡寄食,安得常饱。

主人良贤,客兴愁叹。

报恩虽易,受恩实难。

野鸡喔喔,夜长不晓。

披衣庭除,月没树杪。

士贫者贱,客久者贫。

不如归去,可以葆真。

()

悟彻浮生一转篷,养花种竹舍西东。逍遥公得长生诀,到底神仙风致同。

()

沧浪渡口莫愁乡,万顷寒烟落木霜。

珍重使君留客意,一樽芳酒对斜阳。

()

销断琼楼与赤城,求浆只合问云英。呼来小字珠无价,听到新歌月有声。

细搦丰肌容瘦削,偶装憨态越聪明。寒宵称意熏炉畔,笑看双烟一气生。

()

一鸟自北燕,飞来向西蜀。单栖剑门上,独舞岷山足。

昂藏多古貌,哀怨有新曲。群凤从之游,问之何所欲。

答言寒乡子,飘飖万馀里。不息恶木枝,不饮盗泉水。

常思稻粱遇,愿栖梧桐树。智者不我邀,愚夫余不顾。

所以成独立,耿耿岁云暮。日夕苦风霜,思归赴洛阳。

羽翮毛衣短,关山道路长。明月流客思,白云迷故乡。

谁能借风便,一举凌苍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