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攀龙(1562年 - 1626年),字存之,又字云从,江苏无锡人,世称“景逸先生”。明朝政治家、思想家,东林党领袖,“东林八君子”之一。著有《高子遗书》12卷等。万历十七年(1589年)中进士。后遇父丧归家守孝。天启六年(1626年)三月,高攀龙不堪屈辱,投水自尽,时年六十四岁。崇祯初年(1628年),朝廷为高攀龙平反,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宪”。
苍茫绿野接江天,渔父中流独扣舷。何处月明堪系缆,树阴西畔小桥边。
为屠田叔题王玉生山水册 其二。明代。徐熥。 苍茫绿野接江天,渔父中流独扣舷。何处月明堪系缆,树阴西畔小桥边。
楼閤倚清妙,春寻景未斜。听莺到竹院,并马入桃花。
不倦登山屐,犹迟泛海槎。芳樽烂熳倒,吾醉亦忘家。
出游城南寺。明代。何景明。 楼閤倚清妙,春寻景未斜。听莺到竹院,并马入桃花。不倦登山屐,犹迟泛海槎。芳樽烂熳倒,吾醉亦忘家。
人言鼓吹来诗思,鸣鹤遂闻长阜音。细读一犁新句好,始知三语用功深。
自甘散木傲霜节,懒作幽云出岫心。茗盌炉芬清昼永,流莺捎蝶过墙阴。
戏次人韵。宋代。李彭。 人言鼓吹来诗思,鸣鹤遂闻长阜音。细读一犁新句好,始知三语用功深。自甘散木傲霜节,懒作幽云出岫心。茗盌炉芬清昼永,流莺捎蝶过墙阴。
淅沥虚声动高秋,寒风吹尽白蘋洲。征人塞外长相忆,极目天涯斜日流。
自是一番萧瑟里,汉家景象万山愁。
悲秋曲。清代。赖世观。 淅沥虚声动高秋,寒风吹尽白蘋洲。征人塞外长相忆,极目天涯斜日流。自是一番萧瑟里,汉家景象万山愁。
药裹包回碾臼声,得闲消息病先轻。
谓予不信看舟楫,之死无他况利名。
积雨晴边花蒂耐,好风吹外叶声平。
只愁岸送樯留后,却忆湘南老友生。
送友人。宋代。曹彦约。 药裹包回碾臼声,得闲消息病先轻。谓予不信看舟楫,之死无他况利名。积雨晴边花蒂耐,好风吹外叶声平。只愁岸送樯留后,却忆湘南老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