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蔷薇带过庆元贞 · 天宝遗事

黄蔷薇带过庆元贞 · 天宝遗事
【黄蔷薇】又不曾看生见长,便这般割肚牵肠。唤奶奶酩子里赐赏,撮醋醋孩儿弄璋。
【庆元贞】断送得他萧萧鞍马出咸阳,只因他重重恩爱在昭阳,引惹得纷纷戈戟闹渔阳。哎,三郎,睡海棠,都则为一曲舞霓裳。
()
又不曾亲手抚养拉扯成人,竟对安禄山如此牵肠挂肚,难舍难分。命令宫中的嬷嬷私下里赏他金银,又催促使女快把“洗儿”仪式举行。害得那君王在萧萧马鸣中备驾逃出长安城,都只是因为平日里杨贵妃得到无限的宠幸,招惹出渔阳鼙鼓那一场纷乱的战争。哎唐明皇,你个海棠春睡似的杨太真。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一曲《舞霓裳》所造成。

嬭(nǎi)嬭:指宫中的老嬷嬷。酩子里:暗地里。 撮:借作“促”,催使。醋醋:宋元对年轻使女的称呼。弄璋:《诗经·斯干》:“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后因以“弄璋”作生男的借语。此指杨贵妃举办认收安禄山为干儿子的仪式。 萧萧:马鸣声。咸阳:今属陕西。此处代指唐代京城长安。 昭阳:汉长安宫殿名,后多代指皇后的专殿。 渔阳:唐郡名,治所在今天津蓟县。安禄山官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时,于此起兵叛乱。 三郎:唐玄宗李隆基在宫中的小名。 睡海棠:据《杨太真外传》载,唐玄宗于沉香亭上召杨贵妃,贵妃酒困未醒,玄宗笑说:“岂是妃子醉,直海棠睡未足耳。” 则:只。《舞霓裳》:即《霓裳羽衣曲》,可伴奏入舞。

本篇前半的四句,正是针对杨贵妃这场“洗儿”闹剧的渲染和讽刺。劈空而起,辛辣犀利,表现出强烈的轻蔑和愤慨。从而使接连而来的下三句更产生疾风暴雨的突如效果。这三句概括了“安史之乱”的唐朝政局,使人顿时明白了上文所隐讳的角色姓名,领悟了四句的讽刺内容,可谓笔力扛鼎。继后的末三句又恢复了嘲讽的口气,而内中的喟叹之意却是严肃而沉重的。值得注意的是本篇的鞭挞所向。起首四句固然以杨贵妃首当其冲,而占中心地位的三句,则巧妙地分派给唐玄宗、杨贵妃、安禄山人各其一,从而将安史之乱的责任者一网打尽。

高克礼

高克礼[元](约公元一三三一年前后在世)字敬臣,(一作敬德),号秋泉,河间人。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约元文宗至顺中前后在世。工散曲。性淡泊。以荫官至庆元理官。为政以清净为务,不尚苛刻。克礼工古今乐府,有名于时。尝和杨维桢西湖竹枝词。所作散曲,今见雁儿落过德胜令二支。

猜你喜欢

山林含古翠,萧爽水亭虚。岂乏幽栖者,临清此玩鱼。

()

世短意常多,久去山泽游。草庐寄穷巷,嘉穗养南畴。

凄凄风露支,司田眷有秋。我实幽居士,终怀在归舟。

有客赏我趣,引满更献酬。菊为制颓龄,酒云消百忧。

至德冠邦闾,自古有黔娄。

()

翠袖寒禁梦里秋,玉容不解旧风流。谁知独客深无意,珍重萧娘莫浪愁。

()

水稻苗初绿,畦桑叶渐稠。羡人耕凿好,宽我乱离忧。

()

枫林暧似画,沙岸净如扫。空笼望悬石,回斜见危岛。

绿草闲游蜂,青葭集轻鸨。徘徊洞初月,浸淫溃春潦。

非愿岁物华,徒用风光好。

()

溪上行吟山里应,山边闲步溪间影。

每应人语识山声,却向溪光见人性。

溪流自漱溪不喧,山鸟相呼山愈静。

野鸡伏卵似养丹,睡鸭栖芦如入定。

人生何必学臞仙,我行自乐如散圣。

无人独赋溪山谣,山能远和溪能听。

()

昔人才行殊,亭名至今在。何年复基构,势压鲸鳌背。

中间鄙俗令,元碑遭睚眦。豺狼尔何营,龟螭手亲碎。

甚哉憎疾心,曾不校异代。我将掇其馀,补刻尚可再。

仰瞻天宇宽,俯视江流大。危危一叶舟,故欲万里迈。

差池想遗风,云山有殊态。

()

山光如爱客,历历送轮蹄。近野黄埃散,遥空翠浪齐。

路移峰欲似,径转日初西。未暇谋登陟,毋云句可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