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调 · 寿阳曲 · 潇湘夜雨

双调 · 寿阳曲 · 潇湘夜雨
渔灯暗,客梦回。
一声声滴人心碎。
孤舟五更家万里,是离人几行清泪。
()
江中的渔火若明若暗,我从梦中醒来,是声声夜雨滴得人心碎难眠。深夜,在这孤零零的小舟中离家万里,仿佛那不是雨滴,是远离故乡的人思乡的清泪涟涟。

双调:宫调名。寿阳曲:曲牌名,又名“落梅风”。 潇湘夜雨:曲题。“潇湘夜雨”是宋元人所称“潇湘八景”之一。潇湘:原指湘水与潇水在零陵的汇合处,后用以指湖南。 梦回:梦醒。

《寿阳曲·潇湘夜雨》是元曲作家马致远的散曲作品。这是马致远写的一支表达身处天涯,心系故园的“断肠人”羁旅乡愁的小令,与《天净沙·秋思》有异曲同工之妙。这支曲子将诗词中常有的意境和手法引入曲中,然又自出机杼地描写了特有景色中的特定氛围:雨夜、孤舟、渔灯中离家万里的旅人在点点滴滴的雨声里情不自禁流下“几行清泪”,这使读者也不由得产生强烈的共鸣,情景交融,语简意深,堪称马致远散曲小令中的佳作。

马致远

马致远(1250年-1321年),字千里,号东篱(一说字致远,晚号“东篱”),汉族,大都(今北京)人,另一说(马致远是河北省东光县马祠堂村人,号东篱,以示效陶渊明之志)。他的年辈晚于关汉卿、白朴等人,生年当在至元(始于1264)之前,卒年当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1324)之间,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是我国元代时著名大戏剧家、散曲家。

猜你喜欢

天子真,伶人假,百战功成李天下。天子假,伶人真,草草登场了一身。

朝筑受禅台,暮改击鞠地,傀儡衣冠本儿戏。镜新磨使天下光,郭门高贻天下殃。

愁台一登俄下场,黎园乐器充黄肠。天子亦伶人,伶人亦天子,假假真真一而已。

君不见,黄袍加身只如此。

()

潮来鱼网设,潮去鱼网收。士生那无学,学则德业优。

()

冬至别君知永诀,清明念子枉悲歌。春风苦恨生烟草,泪眼凄迷望薜萝。

白玉为楼真梦耳,青山埋骨柰愁何。任他燕语兼鹃血,只似人间一掷梭。

()

料合同惆怅,花残酒亦残。醉心忘老易,醒眼别春难。

独出虽慵懒,相逢定喜欢。还携小蛮去,试觅老刘看。

()

岘山南郭外,送别每登临。沙岸江村近,松门山寺深。

一言予有赠,三峡尔将寻。祖席宜城酒,征途云梦林。

蹉跎游子意,眷恋故人心。去矣勿淹滞,巴东猿夜吟。

()

沁红三十六鸳鸯,石甃莲花出水香。春澡珠尘温玉液,冬围锦幄醉云浆。

西风栈阁铃声咽,衰草宫门辇路长。鹦鹉不知亡国恨,唤人来试贵妃汤。

()

虔州李旭吾故交,汝醉逢之肆凌辱。方面两司向我言,使我低头内惭恧。

()

淋漓大笔想挥毫,脱手弹丸力不劳。南国伤兰方拟屈,东篱咏菊恰如陶。

长辞薄宦情厚淡,独任斯文品自高。三复佳章频击节,为君浮白酌松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