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莲曲。清代。沈复。凉风吹雨过横塘,散作吴宫一夜香。 泛上轻波眠翡翠,亭亭低盖罩鸳鸯。 鸳鸯交游戏萍钱,荇带参差媚露润。 青房珠粉凝云铺,绛萼红脂映日腻。 谁家荡桨撇面来,何处浓妆笑脸开。 条脱乍笼携玉佩,步摇徐动下瑶台。 仙子多情思蹈歌,窈窕惬意掀双袂。 笑把裙腰裹鸭雏,闲敲蓬背惊鸥队。 鸥飞拍拍入花丛,人面花枝相映红。 花气霏霏帘影外,花光冉冉橹声中。 橹声欸乃斜阳落,鱼尾残霞烘日脚。 出水频倾碧玉筒,随风惯系青丝䋏。 青丝之䋏木兰船,荡漾澄波一镜圆。 夹岸闹红容灼灼,照滩净丝影娟娟。 依稀太液池头住,又似华峰旧游处。 歌扇常随芳草鲜,舞衫却被红英妒。 须臾转舵舣沙边,攀折从教彩袖揎。 妾意正如莲子苦,郎心偏似藕丝牵。 妾意郎心芳信隔,欲寄瑶华情脉脉。 并蒂空怜菡萏红,莲枝独对香莎碧。 并蒂莲枝两莫酬,美人迟暮迥含愁。 红衣褪尽新霜落,忽报江南一片秋。
沈复 (1763年—1825),字三白,号梅逸,清乾隆二十八年生于长洲(今江苏苏州)。清代文学家。著有《浮生六记》。工诗画、散文。据《浮生六记》来看,他出身于幕僚家庭,没有参加过科举考试,曾以卖画维持生计。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77年)随父亲到浙江绍兴求学。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乾隆皇帝巡江南,沈复随父亲恭迎圣驾。后来到苏州从事酒业。他与妻子陈芸感情甚好,因遭家庭变故,夫妻曾旅居外地,历经坎坷。妻子死后,他去四川充当幕僚。此后情况不明。
唤雨槐阴布谷啼,日光却绕院东西。相惊昨夜都无睡,一树春禽自在栖。
解警后二首 其一。近代。林庚白。 唤雨槐阴布谷啼,日光却绕院东西。相惊昨夜都无睡,一树春禽自在栖。
花房与蜜脾,蜂雄蛱蝶雌。同时不同类,那复更相思。
本是丁香树,春条结始生。玉作弹棋局,中心亦不平。
嘉瓜引蔓长,碧玉冰寒浆。东陵虽五色,不忍值牙香。
柳枝井上蟠,莲叶浦中干。锦鳞与绣羽,水陆有伤残。
画屏绣步障,物物自成双。如何湖上望,只是见鸳鸯。
柳枝五首。唐代。李商隐。 花房与蜜脾,蜂雄蛱蝶雌。同时不同类,那复更相思。本是丁香树,春条结始生。玉作弹棋局,中心亦不平。嘉瓜引蔓长,碧玉冰寒浆。东陵虽五色,不忍值牙香。柳枝井上蟠,莲叶浦中干。锦鳞与绣羽,水陆有伤残。画屏绣步障,物物自成双。如何湖上望,只是见鸳鸯。
自公山中去,五醉黄金花。
光明照屋庐,母子双鬓华。
口不名一钱,意将饭胡麻。
天人岂不韪,用舍各有差。
胸中五色石,无补山水涯。
譬如九鼎重,以国不以家。
寄声谢东海,多多寿流霞。
明年凤池日,相近当无譁。
为史魏公寿。宋代。释宝昙。 自公山中去,五醉黄金花。光明照屋庐,母子双鬓华。口不名一钱,意将饭胡麻。天人岂不韪,用舍各有差。胸中五色石,无补山水涯。譬如九鼎重,以国不以家。寄声谢东海,多多寿流霞。明年凤池日,相近当无譁。
残雪净园池,春风动柳枝。
贫还存旧业,身老见清时。
留客尝新酒,教孙诵古诗。
青山频在望,思欲问归期。
偶意。元代。韩奕。 残雪净园池,春风动柳枝。贫还存旧业,身老见清时。留客尝新酒,教孙诵古诗。青山频在望,思欲问归期。
和风熏,杨柳轻,郁郁青山江水平,笑语满香径;
思往事,望繁星,人倚断桥云西行,月影醉柔情。
长相思。宋代。林升。 和风熏,杨柳轻,郁郁青山江水平,笑语满香径;思往事,望繁星,人倚断桥云西行,月影醉柔情。
荒凉台阁追随事,懒慢江河放逐臣。
应是主人怜寂寞,僦居仍有小园春。
竟陵僦舍仍有小园景物颇佳。宋代。张耒。 荒凉台阁追随事,懒慢江河放逐臣。应是主人怜寂寞,僦居仍有小园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