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书

颜书
任君北方来,手出《邠州碑》。为是鲁公写,遗我我不辞。
鲁公实豪杰,慷慨忠义姿。忆在天宝末,变起渔阳师。
猛士不敢当,儒生横义旗。感激数十郡,连衡斗羌夷。
新造势尚弱,胡为力未衰。用兵竟不胜,叹息真数奇。
杲兄死常山,烈士泪满颐。鲁公不死敌,天下皆熙熙。
奈何不爱死,再使踏鲸鳍。公固不畏死,吾实悲当时。
缅邈念高谊,惜哉我生迟。近日见异说,不知作者谁。
云公本不死,此事亦已奇。大抵天下心,人人属公思。
加以不死状,慰此苦叹悲。我欲哭公墓,莽莽不可知。
爱其平生迹,往往或孑遗。此字出公手,一见减叹咨。
使公不善书,笔墨纷讹痴。思其平生事,岂忍弃路歧。
况此字颇怪,堂堂伟形仪。骏极有深稳,骨老成支离。
点画乃应和,关连不相违。有如一人身,鼻口耳目眉。
彼此异状貌,各自相结维。离离天上星,分如不相持。
左右自缀会,或作斗与箕。骨严体端重,安置无攲危。
篆鼎兀大腹,高屋无弱楣。古器合尺度,法相应矩规。
想其始下笔,庄重不自卑。虞柳岂不好,结束烦絷羁。
笔法未离俗,庸手尚敢窥。自我见此字,得纸无所施。
一车会百木,后斤斧易为。团团彼明月,欲画形终非。
谁知忠义心,馀力尚及斯。因此数幅纸,使我重叹嘻。
()

苏洵

苏洵(1009年-1066年),字明允,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有《嘉祐集》传世。

猜你喜欢

片月挂高岭,我行至其巅。

举手欲搅撷,恐惊乘鸾仙。

菲菲桂香动,肃肃露脚寒。

北斗已到地,南斗犹阑干。

但闻浮黎音,来从始青天。

大星与之俱,晓色明旗旛。

素烟渺陆海,中有人所寰。

想见地上友,启明膏火煎。

星落玉宇白,日生绮霞丹。

冰轮未肯去,相看尚团团。

()

千金不惜买新声,赢得风流老更成。

银瓮葡萄浮腊蚁,金屏窈窕啭春莺。

香凝宴寝频开席,花暗闲房合度笙。

夜燕未终宾客醉,莫将明烛照华缨。

()

销尽铅华自可怜,樽前歌舞总寒烟。虎丘冢冷馀青草,燕子楼空委翠钿。

风过竹声疑解佩,春传莺语想当筵。芳魂东逐罗浮近,一枕梅花入梦仙。

()

张生故国三千里,知者唯应杜紫微。

君有君恩秋后叶,可能更羡谢玄晖。

()

锦鞯朱弦瑟瑟徽。玉纤新拟凤双飞。缥缈烛烟花暮暗,就更衣。
约略整环钗影动,迟回顾步佩声微。宛是春风胡蝶舞,带香归。

()

踪迹同为一隐沦,思君落落少相亲。鸟知好木终难择,剑有千金尚未贫。

松桧春林时独往,藤萝明月夜无人。年来更有牢骚者,不钓滨江欲买邻。

()

脱却麻衣换绣裙。仙凡从此两俱分。蛾眉再画当时柳,蝉髻仍梳旧日云。

施玉粉,点朱唇。星冠不戴貌超群。枕边一任潘郎爱。

再也无心恋老君。

()

山势锁江侧,欲将限界分。所游欣有寺,回望却多云。

细草偏能色,虬松不厌群。连连到采石,帆影乱波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