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迁莺

喜迁莺
月波疑滴,望玉壶天近,了无尘隔。翠眼圈花,冰丝织练,黄道宝光相直。自怜诗酒瘦,难应接许多春色。最无赖,是随香趁烛,曾伴狂客。
踪迹,漫记忆,老了杜郎,忍听东风笛。柳院灯疏,梅厅雪在,谁与细倾春碧?旧情拘未定,犹自学当年游历,怕万一,误玉人夜寒帘隙。
()
月波涓涓真担心它会下滴,望玉壶般的明月银天近在眼前,澄澈如镜没有一丝灰尘阻隔。各式彩灯五光十色花团锦簇,都是用透明的丝绢织就,月光和灯光交相映射。可怜我因诗酒而消瘦,难以接受这太多迷人春色。感到最可喜的还是,拿着烛带着香,去陪伴那些风流狂客。 旧日游踪隐约还能记得,岁月催老了杜郎,怎忍心去听东风中的幽笛。杨柳院中灯火疏落,寒梅厅堂还留有残雪,谁和我一起细品新酒春碧?旧日的风情难以拘束,还要去学当年那样游历。怕的是万一,误了寒夜里美人在窗边帘缝的约期。

喜迁莺:词牌名。有小令、长调两体。小令起于唐,长调起于宋。又名《早梅芳》、《春光好》、《烘春桃李》、《喜迁莺令》、《万年枝》、《燕归来》、《鹤冲天》等。 月波:指月光。月光似水,故称。 玉壶:比喻月亮。鲍照《代白头吟》:“清如玉壶冰。” 尘隔:尘埃。 翠眼圈花:指各式花灯。 冰丝:指冰蚕所吐的丝。常用作蚕丝的美称。 黄道宝光相直:指灯光与月光交相辉映。《汉书·天文志》:“日有中道,月有九行。中道者,黄道,一曰光道。”黄道:原指太阳在天空周年运行的轨道。 杜郎:杜牧,此用于自指。 春碧:酒名。 玉人:容貌美丽的人。

此词为咏正月十五元宵访旧之作。上片写景感怀。词人将月景、灯景做了生动描绘,渲染了欢乐气氛。“自怜”五句辞意顿折,写自己在元宵夜的独特心情:为耽诗、病酒而瘦损憔悴,自怜自伤,对绚丽春色“难应接”,即没有情绪;而对“随香趁烛,曾伴狂客”,即对追赏元宵灯景,陪伴少年轻狂则“最无赖”,即最无聊!在元宵良夜,词人表现出违离众俗的不谐和情绪。 下片写独寻旧时踪迹。词人重寻旧日清幽的柳院梅厅,那垂柳依依的院落,寒梅俏立的厅堂,那稀疏的灯火,积存的残雪,处处都能见到旧日的痕迹,然而,物是人非、玉人已去、庭院已空,“谁与”句则以诘问方式追怀昔日“细倾春碧”的亲密相处,感叹玉人渺茫,再无人为我“细倾春碧”了。“旧情”四句解释词人重寻旧踪的动机。文如人,词如人生,人生而矛盾,词亦吞吐难言,前言后语大异其趣。

史达祖

史达祖1163~1220?年,字邦卿,号梅溪,汴(河南开封)人。一生未中第,早年任过幕僚。韩侂胄当国时,他是最亲信的堂吏,负责撰拟文书。韩败,史牵连受黥刑,死于贫困中。史达祖的词以咏物为长,其中不乏身世之感。他还在宁宗朝北行使金,这一部分的北行词,充满了沉痛的家国之感。今传有《梅溪词》。存词112首。

猜你喜欢

君家颍川上,时论数八龙。声华自照映,远与高阳同。

季慈又青出,秀气凌秋空。安步可远到,何为菰芦中。

会稽自禹来,山水天下雄。古人每独往,胜事殊未穷。

聊欲因弦歌,登临极江东。超然语高迈,令人愧樊笼。

我昔更此邑,稚年尚儿童。迩来成梦寐,自笑成秃翁。

安得方寸金,换君腰下铜。越吟不自然,极目南飞鸿。

()

怀才不自胜,儿戏引一粲。及此未老閒,馀春勤把玩。

()

一径万松通,钟山俯梵宫。谷声虚应掌,塔影峻凌空。

不坏金身古,无梁宝殿雄。未忘生灭相,长此泣遗弓。

()

不其山头月将午,交门沉沉夜击鼓。博山火爇凝绛烟,霓旌

()

凿石通泉,编篱护竹,一番梅雨初晴。渐浓阴绿透,池馆愔愔。

望里烟鬟翠湿,蛙声乱、老却啼莺。消长昼,玉笙低按,妨了闲吟。

瞢腾。近来情绪,算不是伤春,底事销魂。恁桃子簟滑,凉浸梨云。

梦断楚天何处,帘栊静、早又黄昏。添惆怅,而今始知,情种愁根。

()

聊为汤饼会亲宾,岂敢夸张堕张麟。

汝若上扳曾大父,翁堪下见我先人。

善和书即传家宝,儒行篇方聘度珍。

莫遣父兄被嗤笑,金根谬改作金银。

()

郁郁深涧松,冬夏不改青。濯濯江柳花,随波化流萍。

羡彼五陵客,终朝宴芳腥。三楚多秀士,皓首穷六经。

谁为尺一书,荐之升王廷。

()

每日扁舟向翠微,鹧鸪相唤燕交飞。春从薄暖轻寒过,人自三枫五渡归。

西笑底须愁索米,南禅曾此话传衣。预思樱笋登厨候,到及林园绿正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