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 · 寻春须是先春早

菩萨蛮 · 寻春须是先春早
寻春须是先春早,看花莫待花枝老。缥色玉柔擎,醅浮盏面清。
何妨频笑粲,禁苑春归晚。同醉与闲评,诗随羯鼓成。
()
《菩萨蛮·寻春须是先春早》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李煜的前期词作。此词描写在春光融融之中,于禁苑饮酒赋诗的游乐生活,显露了一种耽于欢歌美酒、溺于春光美人的心态和追求。 词的上阕,开头两句以意起词,不是写景,而是先抒胸臆,其实是作者追求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的真实体现。 「寻春须是先春早,看花莫待花枝老」是词人驾车出游、会赏春光时的经验之谈。早春之际,百花争艳正是看花寻春的好时节,行乐须及春,作者当然不会错过这样的良辰美景。词人有如一个不识愁滋味的少年,满心欢喜地追寻着世间的快乐。词人正是如此纯真地把游春时的想法和盘托出,其快乐是那般的真切,全然不似一般俗人的猥琐,闲散疏放之致。唐杜秋娘有诗句「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李煜词取其意用,作为此词的主旨,全词基调确定如此,也使得这首词的整个思想格调不高。后续两句承前二句之意,直接描写饮酒作乐的具体场面,酒美人也美,和下阕春光之美相对应。美人劝酒,美在对手的描写,称之「玉柔」可见其妩媚多情,「缥」、「玉」、「清」给人的色彩感受都非常素雅细腻。李白《子夜四时歌·春歌》中有:「素手青条上,红妆白日鲜。」亦是表现人物手势与物色之间形成和谐的观感效果。 词的下阕进一步细写作者与美人对饮赋诗、调笑作乐的情景,继续充实及时行乐的具体内容。 开头两句写作者与美人都是无拘无束地玩笑作乐,因此觉得春归也晚。词人在这里径自说「频笑粲」、「春归晚」即是把这两种心理状态都肯定了。「同醉与闲平」以下写酒酣耳热之际的闲谈和赋诗。曹孟德横槊赋诗,曹子建成诗七步俱是备受后人艳羡的文士雄才。这里是一种「移情」的描写,春来春归本是自然现象,是不以人的情感要求为转移的。但是在纵情欢饮、恣意享受的作者的感觉中,许多美好的景色似乎永远不会消亡,明媚的春光似乎永远都在伴随着作者,这不是错觉,而是一种「移情」,十分真实地体现出了作者的心态。结尾两句,醉已成为「同醉」,评也已成「闲评」,作者那种「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的性格特点毕现,而作者的大部分追求似乎也只是「诗随羯鼓成」了。 全词通篇都是描写饮酒赋诗的闲逸生活,抒发追求及时行乐的思想感情,格调是不高的。但是这首词以意起篇,以景会意,表现结构上顺畅完整,别具特色。词中表现的内容不很丰富,相对比较紧凑,从另一方面也昭显了作者驾驭生活和语言的较高功力。在语言使用上,全词都有一种明白直快的特点。开篇即如与人对话,相对而劝,自然朴实,后边的「何妨」以口语入词,亲切可人。而「同醉」「闲评」等,既明白,又质朴,准确而又生动。整首词都体现了一种不饰雕琢、自然清新的语言特色。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继位,史称李后主。开宝八年,宋军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后因作感怀故国的名词《虞美人》而被宋太宗毒死。李煜虽不通政治,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等词。在政治上失败的李煜,却在词坛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被称为“千古词帝”。

猜你喜欢

营门昼开齐犬吠,蒯生相人先相背。

古来鸟尽良弓藏,近时刎颈陈与张。

功成四海身无地,归楚楚疑归汉忌。

极知犹豫成祸胎,时乎时乎不再来。

君王恩深辩士走,淮阴胸中血一斗。

妇人手执生杀机,赤族不待君王归。

君王归,神为恻。

独不念秋毫皆信力,舍人一嗾彭王殂。

淮阴之辞真有无?噫吁?!淮阴之辞真有无?

()

霄汉分携久,吟怀思欲迷。

相逢春草外,归隐石房西。

涧急禽声少,松摇月影低。

要知人静夜,犹自怯猿啼。

()

倾盖溪头一再逢,六年相望寸心同。柴门蹋雨题名去,竹槛看云执手从。

前辈文章观酒德,后来岁月叹诗穷。鹿车又与佳儿隐,笑折梅花饯晓风。

()

甘滋南北共传誇,栽接还如老圃家。谁谓交梨非外奖,因君浇灌已萌芽。

()

我闻昔桃源,民风近无怀。兹山亦深窈,中有读书斋。

但绝车马迹,不惜云烟埋。旁围靡靡山,上荫高高槐。

聊以永今朝,得酒从无膎。

()

清婉浑非铁石姿,故家别调合传衣。华风不疗春痕瘦,可是工夫不造微。

()

几度清游溪上亭,更于何处觅仙灵。一庭花落黄金粟,千里山开绿玉屏。

人世可怜春又老,客乡相见眼偏青。草堂久望高车过,日日柴扉不敢扃。

()

遡风绣节洞庭滨,作噩重逢未识真。

不谓颓龄来岭海,乃承华武接星辰。

公捐累印轻於叶,我愧满襟皆是尘。

从此庙堂医国去,好留肘后遗陈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