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李商隐二首

哭李商隐二首
【其一】
成纪星郎字义山,适归高壤抱长叹。
词林枝叶三春尽,学海波澜一夜乾。
风雨已吹灯烛灭,姓名长在齿牙寒。
只应物外攀琪树,便著霓裳上绛坛。
【其二】
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
鸟啼花落人何在,竹死桐枯凤不来。
良马足因无主踠,旧交心为绝弦哀。
九泉莫叹三光隔,又送文星入夜台。
()
【其一】 成纪郎官名字叫李义山,身归黄土让人空怀长叹。 诗词树林的枝叶已落尽,学术界的浪涛一夜枯乾。 狂风暴雨把那灯烛吹灭,姓名一直在我心中思念。 他应该到世外攀折玉树,身著霓裳登上那仙人坛。 【其二】 空怀有凌云万丈的高才,一生胸襟不曾片刻展开。 鸟啼花落斯人归于何处,竹死桐枯凤鸟不再飞来。 良马不遇足因无主而弯,知音痛失心由断弦而哀。 冥府不用感叹阴阳相隔,又有文星送入坟墓中来。

成纪:古县名,战国时设置,县址大约在今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 星郎:《后汉书·明帝纪》:“馆陶公主为子求郎,不许,而赐钱千万。谓群臣曰:‘郎官上应列宿,出宰百里,苟非其人,则民受殃,是以难之。’”后因称郎官为“星郎”。 适归:往归、归向。 高壤:一作“黄壤”,土丘。 词林:词坛,借指文学界。 学海:喻指学术界。 波澜:比喻诗文的跌宕起伏。 物外:世外。谓超脱于尘世之外。. 琪树:仙境中的玉树。 霓裳(ní cháng):神仙的衣裳。相传神仙以云为裳。一作“霓衣”。 绛坛:一作“玉坛”。 凌云:多形容志向崇高或意气高超。 襟抱:怀抱之意。这里指远大的理想。 竹死桐枯:传说中的凤凰非甘泉不饮,非竹不食,非梧桐不栖。这里是说社会残酷地剥夺了李商隐生存下去的条件。 踠(wǎn):屈曲、弯曲。 绝弦:断绝琴弦,喻失去知音。《吕氏春秋·本味》:“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九泉:犹黄泉。指人死后的葬处。 三光:古人以日月星为三光。 文星:文曲星,传说中天上掌管人间文事的星宿,通常指富有文才的人,此处指李商隐。

《哭李商隐》是唐代诗人崔珏的组诗作品,共二首。第一首诗表达对亡友李商隐的深切悼念,同时赞叹其文学奇才,感慨其不幸的命运遭遇;第二首诗说李商隐有才且“凌云万丈”,可知其才之高,而冠以“虚负”二字,又写出了对世情的不平。全诗行文酣畅,情辞并茂,作者对友人深挚的哀悼之意感人肺腑,催人泪下。

崔珏

崔珏(音jue决),字梦之,唐朝人。尝寄家荆州,登大中进士第,由幕府拜秘书郎,为淇县令,有惠政,官至侍御。其诗语言如鸾羽凤尾,华美异常;笔意酣畅,仿佛行云流水,无丝毫牵强佶屈之弊;修辞手法丰富,以比喻为最多,用得似初写黄庭、恰到好处。诗作构思奇巧,想象丰富,文采飞扬。例如《有赠》一诗写美人的倾国之貌,“烟分顶上三层绿,剑截眸中一寸光”、“两脸夭桃从镜发,一眸春水照人寒”等句,其设喻之奇、对仗之工、用语之美,真令人叹为观止、为之绝倒,梦之真可谓是镂月裁云之天工也。诗一卷(全唐诗中卷第五百九十一),所录尽是佳作。

猜你喜欢

刘先生,名肩吾,闽中词赋天下无。当年战艺誇颜色,进士出身两回得。

卢公里人正在朝,相见相逢九官宅。余时犹弱起慨忼,谓此未足荣其乡。

丈夫事业在简册,要令姓字留耿光。继闻郑君年最少,人物气象尤堂堂。

白鹿山南介公后,禽蛟两祭狮子王。梦魂欲见无由据,侧荔芭蕉春复暮。

时移乃尔来霅间,因作广文求主簿。顾予多病涩语言,面垢毛焦著麻布。

山中乞食城中归,徵诗送赠非所宜。已闻之戍向昌化,此地人传多畏怕。

龙居嗜燕烟入巢,病甲垂櫩腥雨下。又闻山鬼吹灯夜,来向人家避官舍。

君持何术径往居此无百忧,便将天雷斧柄塞鬼穴。

巫山铁锁沈龙湫,祇足自乱不得休。岂知从心致祷动幽隐,使龙无嗜鬼无愁,不知君能致此不。

龙不须酹以酒,鬼不须祭以肉。秋旗卷雨晓案烟,时向县斋望天目。

()

穹窿一窍与天通,瑞蔼祥光满洞中。忽听凤笙声彻处,五云缭绕驾回龙。

()

过一山坳又一村,小溪流水映柴门。桑间少妇自采叶,舍下老翁閒弄孙。

山雾欲收红日晏,蕨根新洗碧潭浑。停舆暂向石亭坐,隐隐樵歌隔水闻。

()

并门连岁不年丰,证父攘羊礼义空。既倒狂澜扶不起,直须急手建庠宫。

()

百年乔木郁苍苍,耆老风流赵与杨。为向榆关使君道,郡中合有二贤堂。

()

高梧挂月照床头,聒砌寒螀似怨秋。我病尚能安静默,尔曹无事苦啁啾。

()

刮目经年别,惊非吴下蒙。四声终写入,六义不删风。

耻逐蝌文乱,谁凭雉译通。斯文知未丧,几复畏虚弓。

()

一片湖光傍石城,却因佳丽与留名。当时歌舞人何在,渚鸟汀花独有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