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李商隐

哭李商隐

成纪星郎字义山,适归高壤抱长叹。

词林枝叶三春尽,学海波澜一夜干。

风雨已吹灯烛灭,姓名长在齿牙寒。

只应物外攀琪树,便著霓裳上绛坛。

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

鸟啼花落人何在,竹死桐枯凤不来。

良马足因无主踠,旧交心为绝弦哀。

九泉莫叹三光隔,又送文星入夜台。

()

译文

其一

成纪郎官名字叫李义山,身归黄土让人空怀长叹。

诗词树林的枝叶已落尽,学术界的浪涛一夜枯干。

狂风暴雨把那灯烛吹灭,姓名一直在我心中思念。

他应该到世外攀折玉树,身著霓裳登上那仙人坛。

其二

空怀有凌云万丈的高才,一生胸襟不曾片刻展开。

鸟啼花落斯人归于何处,竹死桐枯凤鸟不再飞来。

良马不遇足因无主而弯,知音痛失心由断弦而哀。

冥府不用感叹阴阳相隔,又有文星送入坟墓中来。

注释

成纪:古县名,战国时设置,县址大约在今甘肃秦安县。星郎:《后汉书·明帝纪》:“馆陶公主为子求郎,不许,而赐钱千万。谓群臣曰:‘郎官上应列宿,出宰百里,苟非其人,则民受殃,是以难之。’”后因称郎官为“星郎”。

适归:往归;归向。高壤:土丘。一作“黄壤”。

词林:词坛。借指文学界。

学海:喻指学术界。波澜:比喻诗文的跌宕起伏。

物外:世外。谓超脱于尘世之外。琪树:仙境中的玉树。

霓(ní)裳(cháng):神仙的衣裳。相传神仙以云为裳。一作“霓衣”。绛坛:一作“玉坛”。

凌云:多形容志向崇高或意气高超。

襟抱:怀抱之意。这里指远大的理想。

竹死桐枯:传说中的凤凰非甘泉不饮,非竹不食,非梧桐不栖。这里是说社会残酷地剥夺了李商隐生存下去的条件。

踠(wǎn):屈曲、弯曲的意思。

绝弦:断绝琴弦,喻失去知音。

九泉:犹黄泉。指人死后的葬处。三光:古人以日月星为三光。

文星:文曲星,传说中天上掌管人间文事的星宿,通常指富有文才的人,此处指李商隐。

哭李商隐 创作背景

  李商隐是晚唐诗坛的一颗巨星,他热衷政治,胸怀大志,却怀才不遇,抱负难酬,最终成为朋党之争的牺牲品。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8年),四十五岁的李商隐郁郁而终。他的挚友崔珏在得知他去世的消息,悲痛万分,写下了这两首《哭李商隐》。

  这两首诗是情辞并茂的悼友诗。李商隐是一代才人。李商隐的诗辞采精工富丽,韵调婉转微,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但是,由于政治宗派斗争的原因,这样的大诗人于病死荥阳后,文坛竟然出奇地沉默,极少有人赋诗撰文来纪念他。现存的当时悼念李商隐的诗仅有两首。这珍贵的两首《哭李商隐》诗出自李的挚友、诗人崔珏之手。

  第一首诗表达对亡友李商隐的深切悼念,同时赞叹其文学奇才,感慨其不幸的命运遭遇。

  第二首,崔珏说李商隐有“才”且“凌云万丈”,可知其才之高,而冠以“虚负”二字,便写出了对世情的不平。有“襟抱”且终生不泯,可知其志之坚,而以“未曾开”收句,便表现了对世事的鞭辟和对才人的叹惜。首联貌似平淡,实则包含数层跌宕,高度概括了李商隐坎坷世途、怀才不遇的一生。

  中间两联,承首联而写“哭”。李商隐有《流莺》诗:“曾苦伤春不忍听,凤城何处有花枝?”以伤春苦啼的流莺,因花落而无枝可栖,自喻政治上的失意。崔诗“鸟啼花落人何在”,则用“鸟啼花落”烘托成一幅伤感色调的虚景,唤起人们对李商隐身世的联想,以虚托实,使“哭”出来的“人何在”三个字更实在,更有劲,悲悼的意味更浓。

  第四句以“桐枯凤死”暗喻李商隐的去世。《庄子·秋水》:“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竹实)不食,非醴泉不饮”,足见其高贵。这鹓雏即是凤一类的鸟。李商隐在科第失意时,曾把排抑他的人比作嗜食腐鼠的鸱鸟,而自喻为鹓雏(《安定城楼》:“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当时凤在,就无桐可栖,无竹可食。此时竹死,桐枯,凤亡,就更令人悲怆了。此句用字平易、精审,可谓一哭三叹也。

  “良马足因无主踠”,良马不遇其主,致使腿脚屈曲,步履维艰,这是喻示造成李商隐悲剧的根本原因,要归之于压制人材的黑暗的政治现实。一般人都为此深感悲愤,何况作为李商隐的旧交和知音呢。“旧交心为绝弦哀”,明哭一声,哀得恸切。春秋时,俞伯牙鼓琴,只有钟子期闻琴音而知雅意,子期死后,伯牙因痛失知音而绝弦罢弹。作者借此故事,十分贴切地表达了对亡友真挚的情谊和沉痛的哀思。

  尾联作者独运匠心,采用了“欲进故退”的手法,荡开笔触,不说自己的悲哀,却用劝慰的语气说:“九泉莫叹三光隔,又送文星入夜台”。意思是说:莫要悲叹九泉之下见不到日月星三光吧,现在您的逝去,就是送入冥间的一颗光芒四射的“文星”啊!这其实既不是安慰亡友,也不是诗人自慰。李商隐潦倒一生,郁郁而逝,人世既不达,冥间不可期。因此说,这只不过是作者极度悲痛的别一种表达方式,是“反进一层”之法。

  撼动人心的悲恸,是对着有价值的东西的毁灭。两这首诗就是紧紧抓住了这一点,把誉才、惜才和哭才结合起来写,由誉而惜,由惜而哭,以哭寓愤。誉得愈高,惜得愈深,哭得愈痛,感情的抒发就愈加浓烈,对黑暗现实的控诉愈有力,诗篇感染力就愈强。互为依存,层层相生,从而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

崔珏

崔珏(音jue决),字梦之,唐朝人。尝寄家荆州,登大中进士第,由幕府拜秘书郎,为淇县令,有惠政,官至侍御。其诗语言如鸾羽凤尾,华美异常;笔意酣畅,仿佛行云流水,无丝毫牵强佶屈之弊;修辞手法丰富,以比喻为最多,用得似初写黄庭、恰到好处。诗作构思奇巧,想象丰富,文采飞扬。例如《有赠》一诗写美人的倾国之貌,“烟分顶上三层绿,剑截眸中一寸光”、“两脸夭桃从镜发,一眸春水照人寒”等句,其设喻之奇、对仗之工、用语之美,真令人叹为观止、为之绝倒,梦之真可谓是镂月裁云之天工也。诗一卷(全唐诗中卷第五百九十一),所录尽是佳作。

猜你喜欢

报道东皇初弭节,芳思满凌晨。争看钗头彩胜新。金字写宜春。

四坐行盘堆白玉,纤手自和匀。恰似蟾宫妙丽人。将月出浮云。

()

萧条亭障远,凄惨风尘多。

关门临白狄,城影入黄河。

秋风别苏武,寒水送荆轲。

谁言气盖世,晨起帐中歌。

()

石图分帝宇,银牒洞灵宫。回丹萦岫室,复翠上岩栊。

雾浓金灶静,云暗玉坛空。野花常捧露,山叶自吟风。

林泉明月在,诗酒故人同。待余逢石髓,从尔命飞鸿。

()

长康家贫无一椽,十载藏身万人海。袖中示我新画本,中有先人敝庐在。

九龙峰高翠入云,名园草木酣青春。参军爱客主坛坫,二泉觞咏如龙津。

拥书不殊南面王,洗耳甘作繇东邻。眼看铜驼卧荆棘,小园兰成空怆神。

百年劫火红羊换,竹瘦杉枯碝甃断。遗老犹传颜阖家,行人谁识陈陶观。

吾家遂园傍玉峰,禊饱远续兰亭踪。主斯会者尚书公,鸿胪作图写貌工。

图中一一须眉雄。吁嗟乎!卫公平泉成白地,世阀空绳隤敱裔。

尚闻铅泪泻金仙,何况区区故侯第。读君《甘州曲》,令我心烦忧。

名山君自垂千秋,鱼袋绯衣安用求,百不及君一事优。

鸱夷傥逐五湖去,我已松门营菟裘。

()

塞上愁多云易阴,故人虽在雁无音。交情念子黄金重,世故稽人白发深。

芳草春风千里梦,青灯夜雨两乡心。岱宗入眼东南秀,怅望云山泪满襟。

()

西戎负固稽天诛,勇夫战死智士谟。

上人知白何为者,年少力壮逃浮屠。

自言平戎有古操,抱琴欲进为我娱。

我材不足置廊庙,力弱又不堪戈殳。

遭时有事独无用,偷安饱食与汝俱。

尔知平戎竞何事,自古无不由吾儒。

周宣六月伐猃狁,汉武五道征匈奴。

方叔召虎乃真将,卫青去病诚区区。

建功立业当盛日,後世称咏於诗书。

平生又欲慕贾谊,长缨直请系单于。

当衢理检四面启,有策不献空踟蹰。

◇君为我奏此曲,听之空使壮士吁。

推琴置酒恍若失,谁谓子琴能起予。

()

我祖本寒儒,曾抱淩云志。下帏扃小楼,旋折南宫桂。

吾父既治经,毕生好自励。养素乐田园,田园最深邃。

愧余幼多病,长习雕虫萟。卅载嗜烟云,一生丘壑契。

烽火忽西来,举家潜北避。曩筑不系舟,今真一舫寄。

五载赁人庐,六迁容膝地。人多粟易罄,情殷终酿弊。

行将卖青山,耕砚源源暨。痂嗜有几人,谁为不我弃。

()

一雨绵绵不暂停,天公于此底无情。

不应直待花飘尽,始放阳和作好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