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 · 章表。南北朝。刘勰。夫设官分职,高卑联事。天子垂珠以听,诸侯鸣玉以朝。敷奏以言,明试以功。故尧咨四岳,舜命八元,固辞再让之请,俞往钦哉之授,并陈辞帝庭,匪假书翰。然则敷奏以言,则章表之义也;明试以功,即授爵之典也。至太甲既立,伊尹书诫,思庸归亳,又作书以赞。文翰献替,事斯见矣。周监二代,文理弥盛。再拜稽首,对扬休命,承文受册,敢当丕显。虽言笔未分,而陈谢可见。降及七国,未变古式,言事于王,皆称上书。 秦初定制,改书曰奏。汉定礼仪,则有四品∶一曰章,二曰奏,三曰表,四曰议。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请,议以执异。章者,明也。《诗》云“为章于天”,谓文明也。其在文物,赤白曰章。表者,标也。《礼》有《表记》,谓德见于仪。其在器式,揆景曰表。章表之目,盖取诸此也。按《七略》、《艺文》,谣咏必录;章表奏议,经国之枢机,然阙而不纂者,乃各有故事,布在职司也。 前汉表谢,遗篇寡存。及后汉察举,必试章奏。左雄表议,台阁为式;胡广章奏,天下第一:并当时之杰笔也。观伯始谒陵之章,足见其典文之美焉。昔晋文受册,三辞从命,是以汉末让表,以三为断。曹公称“为表不必三让”,又“勿得浮华”。所以魏初表章,指事造实,求其靡丽,则未足美矣。至如文举之《荐祢衡》,气扬采飞;孔明之辞后主,志尽文畅;虽华实异旨,并表之英也。琳禹章表,有誉当时;孔璋称健,则其标也。陈思之表,独冠群才。观其体赡而律调,辞清而志显,应物制巧,随变生趣,执辔有馀,故能缓急应节矣。逮晋初笔札,则张华为俊。其三让公封,理周辞要,引义比事,必得其偶,世珍《鹪鹩》,莫顾章表。及羊公之辞开府,有誉于前谈;庾公之《让中书》,信美于往载。序志联类,有文雅焉。刘琨《劝进》,张骏《自序》,文致耿介,并陈事之美表也。 原夫章表之为用也,所以对扬王庭,昭明心曲。既其身文,且亦国华。章以造阙,风矩应明,表以致策,骨采宜耀:循名课实,以文为本者也。是以章式炳贲,志在典谟;使要而非略,明而不浅。表体多包,情伪屡迁。必雅义以扇其风,清文以驰其丽。然恳恻者辞为心使,浮侈者情为文屈,必使繁约得正,华实相胜,唇吻不滞,则中律矣。子贡云“心以制之,言以结之”,盖一辞意也。荀卿以为“观人美辞,丽于黼黻文章”,亦可以喻于斯乎? 赞曰∶ 敷表降阙,献替黼扆。言必贞明,义则弘伟。 肃恭节文,条理首尾。君子秉文,辞令有斐。
垂珠:古代帝王的冠上有板,板前垂有十二丝绳系着玉珠。听:听政,听取臣子的报告。 敷:陈述。奏:进。 舜:帝舜。八元:古代传说中的八位贤人。 俞:允,许可。表示同意、肯定的应答之词。钦:敬佩。 书翰:文章。翰,笔。 典:法。 伊尹:成汤的大臣。太甲继位后不明智,伊尹将其流放。三年,太甲悔过,伊尹请他回亳京复位,作《太甲》三篇赞美他。 献替:献可,献进好的。替否:去掉否定的。献,进;替,去、废。这句指帮助帝王发扬正确的,克服错误的。 监:借鉴。二代:指夏、商二代稽首:叩头及地。对扬:对答宣扬。休命:王的美德。休,美。 丕:大。显:显耀。 品:类。 “为章于天”:见于《诗经·大雅·械朴》,是写银河的。章,彰明,意为银河是天的“文章”。 礼:《礼记》。表记:《礼记》中的一篇。 器式:器物的样式,可以作标志。式,法。 揆(kuí)景:按照日影测量时间的仪器,引申为度量、测量。揆,量。景,同“影”,日光。 七略:西汉刘向、刘歆父子编的古籍目录。《艺文》:即《汉书·艺文志》,东汉班固依据《七略》编的古籍目录,里面记录了各地歌谣若干篇。 阙:缺。纂:编纂,指收集材料编书。 后汉:东汉。察举:地方上推举人才,东汉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 台阁:尚书台,掌管章奏的机关。 伯始:胡广的字。作有《谒陵》,今不存。谒,进见;陵,陵墓。 汉末让表:指汉献帝被迫禅让帝位给曹丕而曹丕辞让的表。 断:截止。 曹公:指曹操。曹操话无可考。 未足美:不够美好。 孔明:诸葛亮的字,有《出师表》,今存。后主:蜀后主刘禅,刘备之子,刘备为先主。 琳:陈琳。瑀:阮瑀。二人均东汉末作家。曹丕《典论·论文》说琳、瑀之章表书记,今之隽也。 陈思:陈思王曹植。 辔(pèi):马缰绳。 张华:西晋初作家。俊:才智过人。 鹪鹩(jiāo liáo):即《鹪鹩赋》,张华的成名之作。鹪鹩,鸣禽类小鸟。 庾公:指庾亮,西晋文人。晋明帝提拔他为中书监,他写了《让中书令表》辞让。中书:中书省长官。 张骏:十六国时前凉国主、作家,有《请讨石虎李期表》。 耿:光明。介:正大。 表:作“者”。 身文:《左传·僖公二十四年》:“介之推曰:‘言,身之文也。’”身,自身;文,文采,指文化素养。 造阙:到达宫门。造,到达。阙,皇宫门前两边的望楼,指朝廷。 骨采:骨力。 贲:装饰。 典谟:《尚书》有《尧典》《大禹谟》等篇,这里泛指经典。 情伪:真伪。 文屈:指感情为文所支配、掌握。 子贡:姓端木名赐,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左传·哀公十二年》载,鲁哀公和吴王相会,吴王请求结盟,哀公不想结盟,叫子贡回答说:“心以制之,玉帛以奉之,言以结之。”指心要合于义,言要缔结信约。这里是借用,意思稍变。 荀卿:即荀子。《荀子·非相篇》:“观人以言,美于黼黻文章。” 黼扆:原意是古代帝王座后的屏风,上面刻有斧形花纹。这里指天子。 秉文:作“秉笔”。秉笔:即拿笔作文。 斐:有文采的样子。
刘勰(约公元465——520),字彦和,生活于南北朝时期的南朝梁代,中国历史上的文学理论家、文学批评家。汉族,生于京口(今镇江),祖籍山东莒县(今山东省莒县)东莞镇大沈庄(大沈刘庄)。他曾官县令、步兵校尉、宫中通事舍人,颇有清名。晚年在山东莒县浮来山创办(北)定林寺。刘勰虽任多种官职,但其名不以官显,却以文彰,一部《文心雕龙》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和文学批评史上的地位。
君不见邯郸邑令昔好奇,强指金灯花作芝。得非美瑞世罕见,遂假凡草相漫欺。
君家闻有真三秀,近出高楹照檐霤。不须仙客费耘锄,协气蒸成自荣茂。
信知为善来嘉祥,得此上药扶年长。庭阶令子映兰玉,要使如芝冠众芳。
寄题赵叔才秀芝堂。宋代。范浚。 君不见邯郸邑令昔好奇,强指金灯花作芝。得非美瑞世罕见,遂假凡草相漫欺。君家闻有真三秀,近出高楹照檐霤。不须仙客费耘锄,协气蒸成自荣茂。信知为善来嘉祥,得此上药扶年长。庭阶令子映兰玉,要使如芝冠众芳。
不是心,不是佛,
不是物。与君打破精灵窟,
簸土飞扬无处寻,千山万山突突兀。
偈三首。宋代。释自贤。 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与君打破精灵窟,簸土飞扬无处寻,千山万山突突兀。
倚风晴缆着烟莎,一抹斜阳白鸟过。
脱手簿书无半点,细翻黄卷课龟罗。
阻风呈赵史君三绝。宋代。洪咨夔。 倚风晴缆着烟莎,一抹斜阳白鸟过。脱手簿书无半点,细翻黄卷课龟罗。
淮上相逢得胜游,水边乡落水边洲。每怜酒旆能留客,长恐秋风便解舟。
十载穷通重把手,两朝今古一回头。金明且看春波绿,共我忘机子与鸥。
次邦彦节推见寄 其二。宋代。黄裳。 淮上相逢得胜游,水边乡落水边洲。每怜酒旆能留客,长恐秋风便解舟。十载穷通重把手,两朝今古一回头。金明且看春波绿,共我忘机子与鸥。
学道本屡空,所积岂为贫。
我生无长物,有辄恐累身。
挟块公子伯,陶土帝者仁。
可惜水玉姿,下与瓦砾亲。
吾子泮林旧,文采含青春。
江湖挹余波,谓此席上珍。
方正自温润,玉德如其人。
潦倒竟何用,厚德山岳均。
愧非笔札才,不堪演丝纶。
三召已三逐,琬琰甘猥法抆拭置前列,
濯以天汉津。斯文傥未丧,
六经要铺陈。大易伏羲祖,
春秋丘明臣。琢磨三益友,
几案增日新。定非注虫鱼,
与世忆凤麟。
谢冯济远惠端砚。宋代。李石。 学道本屡空,所积岂为贫。我生无长物,有辄恐累身。挟块公子伯,陶土帝者仁。可惜水玉姿,下与瓦砾亲。吾子泮林旧,文采含青春。江湖挹余波,谓此席上珍。方正自温润,玉德如其人。潦倒竟何用,厚德山岳均。愧非笔札才,不堪演丝纶。三召已三逐,琬琰甘猥法抆拭置前列,濯以天汉津。斯文傥未丧,六经要铺陈。大易伏羲祖,春秋丘明臣。琢磨三益友,几案增日新。定非注虫鱼,与世忆凤麟。
禀化凝正气,鍊形为真仙。忘心符元宗,返本协自然。
帝一集绛宫,流光出丹玄。元英与桃君,朗咏长生篇。
六府焕明霞,百关罗紫烟。飙车涉寥廓,靡靡乘景迁。
不觉云路远,斯须游万天。
步虚词十首 其四。唐代。吴筠。 禀化凝正气,鍊形为真仙。忘心符元宗,返本协自然。帝一集绛宫,流光出丹玄。元英与桃君,朗咏长生篇。六府焕明霞,百关罗紫烟。飙车涉寥廓,靡靡乘景迁。不觉云路远,斯须游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