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梦故人

夜梦故人
客心惊夜魂,言与故人同。
开帘觉水动,映竹见床空。
浦口望斜月,洲外闻长风。
九秋时未晚,千里路难穷。
已如臃肿木,复似飘飖蓬。
相思不可寄,直在寸心中。
()
据《梁书》与《南史》记载,何逊一生仕宦较简单,先後作过建安王萧伟、安西安成王萧秀、仁威庐陵王萧续的参军、记室等职,都是幕僚小官,这对于弱冠即享誉乡里,且为当时大诗人范云、沈约分外垂青的何逊说来,自然不会满意。据说他曾经被荐与梁武帝,一度极受宠幸,但不知为何原因惹怒了武帝,说:“吴均不均,何逊不逊,未若我有朱异,信则异矣”,自此便遭疏隔,何逊的政治生涯也即告结束。因此,他後期诗歌大都寓有这种哀怨。北齐颜之推为此而批评他的诗说:“悔其每病苦辛,饶贫寒气”,这是不公正的。 这首客居诗无可推证是哪一次随何人出镇何地,但从诗中“已如臃肿木,复似飘飖蓬”所流露出强烈的失意感和浓郁的怨意看,似都在失宠之後,因此这一首诗对故人的相思就笼罩在这样的情绪之中。诗题为“夜梦故人”,但全诗既非写梦,也非写故人,梦与故人只是一个触发点。诗的开篇第一句是“客心惊夜魂”,这“惊”既因梦见故人而引起,也因自己长期飘泊在外,郁郁不得意,内心深处形成的紧张、孤独而引起。梦见故人是表层情绪,而这种紧张、孤独感却埋藏在深层,在梦见故人的一刹那间,深层与表层,内与外豁然沟通而打动人心。以下诗篇就紧紧围绕这“惊”字展开。由惊而醒,醒後的情绪便无比地凄凉和惆怅。“开帘觉水动”四句通过人物的行动具体描写诗人感受到的凄凉,惆怅的情绪。在这样有一抹斜月的客居的夜里,诗人在与故人欢聚的梦中惊醒,再也无法平静入眠。他掀帘而出,唯见江心水波荡漾;回顾屋里,又只有几枝稀疏的竹影印在空空的床上。浦口一片静寂,只有自己一个人悄悄地站在这里,和那同样孤寂的天边一抹斜月,感受着洲外凄清的长风的吹拂。这四句是写梦後所见之景,但在这景物的描写中无不揉进了诗人主观情绪。这情绪里有孤独,有失意,有怅惘,有相思,正像那水、月一样交融于一起,而化为摇荡的情思。这里的水动,是他骚动不已的内心的表现,所以他用“觉”字描写。水波淡荡,客观事物本来如此,但他“觉”而不见,这则兼写了物理与心理。至于“床空”的描写,不能简单地看作是对偶的需要,实际在客观上是诗人用以刻划自己的孤独,主观上同样是象征比喻自己内心的空寂。下两句的浦口斜月,洲外长风,随着视线的由近及远,把自己置于更大的寂寥的空间背景中去刻划孤独感。在诗人另一篇《日夕望江赠鱼司马》中,有“长风正骚屑”诗句,正与此处的“洲外闻长风”相同用法。骚屑,纷扰貌,则“洲外闻长风”听的是骚屑之声,与自己内心的骚动相勾通。这四句有静景,有动景,又各各为了刻划诗人的内心之动服务。从“九秋时未晚”以下,诗人采取了直接抒情的方式,把对故人的相思和自己数年来不得意的抑屈心情一泻而尽。“九秋时未晚,千里路难穷”,是说时日虽未算晚,然与故人相聚之路却似遥遥无尽。这里既写友情,也寓有对自己仕途的失望。因此,“千里路”除了指归途,还指仕途上的遭遇,所以紧接着诗人就用了《庄子·逍遥游》里的故事来形容自己的不合时用。《逍遥游》说:“惠子谓庄子曰:‘吾有大树,谓之樗,其大本臃肿而不中绳墨,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这“臃肿木”直不符合绳墨,曲不符合规矩,所以“立之途,匠人不顾”,以臃肿木自喻,既是自嘲也是自怨,似是指梁武帝对他的不公正待遇。下句的“飘飖蓬”,则以飞蓬的飘荡无根比喻自己的身世飘泊。前人多有这样的比喻,如曹植的《吁嗟篇》:“吁嗟此转蓬,居世何独然!长去本根逝,宿夜无休闲。……流转无恒处,谁知我苦艰?”曹植的诗可帮助读者理解何逊的这番身世之感。当然这种飘泊的身世之感是不公正的待遇带来的,怨艾之意隐约可见。结尾两句照应题目,回到对故人的思念上,但这种思念是不可寄达的,一点一滴都在自己的心头,这也照应了诗中的“千里路难穷”。 这首诗以身世之感与相思之痛挽结在一起,明写相思,暗寓伤怀,然相思无由表达,伤怀无可慰藉,则相思的怅惘和伤怀的凄凉,构成缠绵的情致,弥漫笼盖全诗,而感染着每一位读者。又由于何逊语言清净,造境明彻,抒情写物,了无滞色,所以表现出清秀雅致的风格。明陆时雍说:“何逊诗,语语实际,了无滞色。其探景每入幽微,语气悠柔,读之殊不尽缠绵之致。”此诗即是明证。

何逊

南朝梁诗人,字仲言,东海郯(今山东省苍山县长城镇)人,何承天曾孙,宋员外郎何翼孙,齐太尉中军参军何询子。八岁能诗,弱冠州举秀才,官至尚书水部郎。诗与阴铿齐名,世号阴何。文与刘孝绰齐名,世称何刘。其诗善於写景,工于炼字。为杜甫所推许,有集八卷,今失传,明人辑有何水部集一卷。后人称"何记室"或"何水部"。

猜你喜欢

辽东失却丁令威,赤壁梦里横江飞。明河洲头槎已烂,千岁去家今始归。

晴峰历历入云小,独立秋空望华表。华阳真逸上清来,铁笛一声山月晓。

()

淫雨宿萧寺,白云思楚山。病催颜色老,泪裛鬓毛斑。

流水终何事,飞禽倦未还。梦归无别处,鹫岭凤林关。

()

夹道皇华列锦茵,转移文运仗词臣。才量玉尺恩逾旧,命拜金门宠自新。

爱日未遑工戏綵,谈风长此懔书绅。一条水署交相庆,两度珊罗擅席珍。

()

僧怜海石为棋子,客惧蛮螺作酒杯。

自笑平生喜韬略,此时何计上金台。

()

柏台春半气犹寒,柱史新除旧姓桓。列岳望风奸吏竦,清尊对雨故交欢。

词华此会真三绝,邻曲何因忝二难。

兴到不知貂续丑,月明犹拂素屏看。

()

芳姿格韵本如仙,了却春痕玉化烟。手把定情团扇子,九原辛苦尚流连。

()

莲花峰下得佳名,云褐相兼上鹤翎。

须是古坛秋霁后,静焚香炷礼寒星。

()

飞光飞光,劝尔一杯酒。

吾不识青天高,黄地厚。

唯见月寒日暖,来煎人寿。

食熊则肥,食蛙则瘦。

神君何在?太一安有?

天东有若木,下置衔烛龙。

吾将斩龙足,嚼龙肉,使之朝不得回,夜不得伏。

自然老者不死,少者不哭。

何为服黄金、吞白玉?

谁似任公子,云中骑碧驴?

刘彻茂陵多滞骨,嬴政梓棺费鲍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