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群帖

鹅群帖
献之等再拜:不审海盐诸舍上下动静,比复常忧之。姊告无他事。崇虚刘道士鹅群并复归也。献之等当须向彼谢之。献之等再拜。
()
献之等再拜:不知道海盐各位一家大小的情况,近来又常惦记他们。姐告知没什么事情。崇虚观的刘道士将鹅群全都带来,我应该向他致谢。献之再拜。

不审:不知。 海盐:地名。浙江省海盐县。一作海监,王澍《淳化秘阁法帖考正》卷十载:“笔法当是‘海监’,顾作‘海盐’。按《晋书》地理志吴郡有海盐县,大令父子家于会稽,去海盐近,定当是也。” 比:近来。 刘道士,未详。

北宋时,黄庭坚、黄伯思皆考辨为伪作。理由是:一、帖中所谓“崇虚刘道土鹅群并复归也”,是附会《晋书》所载王羲之书写《道德经》与山阴道士换鹅的轶事。二、东晋时尚无崇虚观。三、其书法“怒张狂劲”,无晋人韵味。现代碑帖研究家王壮弘先生亦认为《淳化阁帖》刻本之《鹅群帖》乃伪迹。

王献之

王献之(344年-386年),字子敬,小名官奴,汉族,祖籍琅玡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生于会稽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东晋著名书法家、诗人、画家,“书圣”王羲之第七子、晋简文帝司马昱之婿。王献之少负盛名,才华过人。他先后娶郗道茂及新安公主司马道福为妻。太元十一年(386年),王献之病逝,年仅四十三岁 。隆安元年(397年),追赠侍中、特进、光禄大夫、太宰,谥号“宪”。王献之自幼随父练习书法,以行书及草书闻名,但是在楷书和隶书上亦有深厚功底。与其父王羲之并称为“二王”。并有“小圣”之称。还与张芝、钟繇、王羲之并称“书中四贤”。张怀瓘在《书估》中评其书法为第一等。王献之亦善画,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目其画为“中品下”。

猜你喜欢

圣人出,应昌期。龙来游,凤来仪。天地并,日月齐。统六合,化九夷。

产朱草,芬玄芝。延年寿,万岁期。寄谢许由与巢父,及今不出待何时。

()

谁剪仙花四出黄,枝枝叶叶翠交相。世人若把黄金比,只恐黄金不解香。

()

暖风环佩满芳洲,贝阙珠宫忆旧游。

此日刘郎心似水,桃花空绕暮溪流。

()

便便夸毗子,辩口相矜欺。宁知起羞训,悖出来亦违。

一朝扪舌悔,四马旷莫追。我思磨兜坚,千载犹须斯。

()

青青江上蒲,宛宛水中鱼。楚楚东家女,盈盈楼上居。

泠泠抚瑶瑟,粲粲被罗襦。昔如昆山玉,今如浊水珠。

美玉尚待价,明珠终不污。

()

薇屋凄凄急暮砧,晚来谁惜伴孤吟。莺声尚忆春三月,雁影忽看秋满林。

倚槛有花空着眼,飞觞无酒不开襟。临流别意知多少,夜雨绵绵江水深。

()

移榻纳凉乐事,行杯托兴闲身。月下一声长啸,庭前四顾无人。

()

南来听是保宁锺,锺送风来风送锺。

气只与声无间断,此心何况与人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