郗司马帖

郗司马帖
十七日先书,郗司马未去。即日得足下书,为慰。先书以具,示复数字。
()
十七日先写了一封信想托郗司马带去,他还没走。当天又收到您的来信,我心里十分快慰。先前那封信已经将我意思写得很清楚了,这里只简单附上几字以为答复。

郗司马:郗昙,郗鉴之子,王羲之妻舅。

一般人认为,此帖致周抚。周抚为王羲之好友,当时周抚为益州刺史,在今四川。黄君《王羲之十七帖研究》认为此帖非致周抚。理由有二:一是考郗司马行谊,无出使四川之经历。二是蜀地僻远,道路难行,交通不便,书信往还不可能十分便捷。而此言十七日先书,表明当月可往还。存其说以备考。

王羲之

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字逸少,汉族,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祖籍琅琊(今属山东临沂),后迁无锡,晚年隐居剡县金庭(今属浙江)。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在书法史上,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

猜你喜欢

畴昔相知,自许千秋,惟曹与君。忆甘陵结客,曾经名见,洛阳作赋,如此才横。

酹起陶潜,重邀李白,何日尊前细论文。春秋笔,叹诗亡不作,泣凤伤麟。

纷纷。竖子成名。祗我辈栖迟行路尘。问坏空成住,到头谁幻,黄农虞夏,过眼皆陈。

语可当薪,玄真覆酱,犹有侯芭后死人。归休了,算交亲有泪,天地无情。

()

桂香浮绿酒。持杯邀月,何愁佳友。欲写秋光,钝笔近来如帚。空对珠宫贝阙,恍夜色、明于晴昼。休忆旧。人情节意,年年同否。浪走紫陌红尘,笑底用腰间,印金悬斗。鹭约鸥盟,江上怪余应久。便有*云好手,向此夕、何妨深袖。沉醉后。忘却镜中白首。

()

休教误妾一春闲。杏已残。柳将绵。只有东风一剪尚轻寒。

吹向梦中浑不觉,正一地,长飞去,云那边。

那边那边路几千。山也艰。水也难。怕也怕也,怕盈盈、还遇遮拦。

惊破一场春梦更阑珊。此际闲愁何处也,人独立,小庭院,乱花前。

()

年来心目昏,稍息文字业。

晓拥台山云,时读修禊帖。

稚子来捋须,幼孙每持镊。

晚来微雨休,幽径无不涉。

()

积玉堆金官又崇,祸来倏忽变成空。

五年荣贵今何在,不异南柯一梦中。

()

吾祖屯田公,遗书悉安在。为我谢诸兄,蠹鱼时一晒。

()

苑臣初摘置雕盘,口敕宣恩赐近官。气味岂同淮枳变,皮肤不作楚梅酸。

参差翠叶藏珠琲,错落黄金铸弹丸。安得一株擎雨露,画图传与世人看。

()

目极邯郸步里途,独惭无力继前趺。瞻依地近公长许,汲引心劳我尚孤。

望道若洋徒自叹,学文如虎未成模。百年几见非虚语,幸是陈郎早识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