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伐吴疏

请伐吴疏
先帝顺天应时,西平巴、蜀,南和吴、会,海内得以休息,兆庶有乐安之心。而吴复背信,使边事更兴。夫期运虽天所授,而功业必由人而成,不一大举扫灭,则役无时得安。亦所以隆先帝之勋,成无为之化也。故尧有丹水之伐,舜有三苗之征,咸以宁静宇宙,戢兵和众者也。
蜀平之时,天下皆谓吴当并亡,自此来十三年,是谓一周,平定之期复在今日矣。议者常言吴楚有道后服,无礼先强,此乃谓侯之时耳。当今一统,不得与古同谕。夫适道之论,皆未应权,是故谋之虽多,而决之欲独。凡以险阻得存者,谓所敌者同,力足自固。苟其轻重不齐,强弱异势,则智士不能谋,而险阻不可保也。蜀之为国,非不险也,高山寻云霓,深谷肆无景,束马悬车,然后得济,皆言一夫荷戟,十人莫当。及进兵之日,曾无藩篱之限,斩将搴旗,伏尸数万,乘胜席卷,径至成都,汉中诸城,皆鸟栖而不敢出。非皆无战心,诚力不足相抗。
至刘禅降服,诸营堡者索然俱散。今江淮之难,不过剑阁;山川之险,不过岷汉。孙皓之暴,侈于刘禅;吴人之困,甚于巴蜀。而大晋兵众,多于前世;资储器械,盛于往时。今不于此平吴,而更阻兵于相守,征夫苦役,日寻干戈,经历盛衰,不可长久,宜当时定,以一四海,今若引梁益之兵水陆俱下,荆楚之众进临江陵,平南、豫州,直指夏口,徐、扬、青、兖并向秣陵,鼓旆以疑之,多方以误之,以一隅之吴,当天下之众,势分形散,所备皆急。巴汉奇兵出其空虚,一处倾坏,则上下震荡。吴缘江为国,无有内外,东西数千里,以藩篱自持,所敌者大,无有宁息。孙皓恣情任意,与下多忌,名臣重将不复自信,是以孙秀之徒皆畏逼而至。
将疑于朝,士困于野,无有保世之计,一定之心。平常之日,犹怀去就,兵临之际,必有应者,终不能齐力致死,已可知也。其俗急速,不能持久,弓弩戟?不如中国,唯有水战是其所便。一入其境,则长江非复所固,还保城池,则去长入短。而官军悬进,人有致节之志,吴人战于其内,有凭城之心。如此,军不逾时,克可必矣。
()

羊祜

曹魏晚期与西晋早期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一代名将。字叔子,泰山郡南城县(今山东省新泰市羊流镇境内)人。博学能文,清廉正直,娶夏侯霸之女为妻。曾拒绝曹爽和司马昭的多次徵辟,后为朝廷公车徵拜。司马昭建五等爵制时以功封为钜平子,与荀勖共掌机密。晋代魏后司马炎有吞吴之心,乃命羊祜坐镇襄阳,都督荆州诸军事。在之后的十年里,羊祜屯田兴学,以德怀柔,深得军民之心;一方面缮甲训卒,广为戎备,做好了伐吴的军事和物质准备,并在吴将陆抗去世后上表奏请伐吴,却遭到众大臣的反对。咸宁四年(公元278年),羊祜抱病回洛阳,同年十一月病故,并在临终前举荐杜预自代。死后获赠侍中、太傅,谥号“成”。 羊祜出身泰山名门望族羊氏家族,家族人才辈出,东汉名臣蔡邕为其外祖父,世代皆有人在朝为官。他的祖父羊续曾任南阳太守,父亲羊道曾任上党太守;其胞姊羊徽瑜为晋景帝司马师的皇后。

猜你喜欢

汉宫岂不死,异域伤独没。万里驮黄金,蛾眉为枯骨。

回车夜出塞,立马皆不发。共恨丹青人,坟上哭明月。

()

半生诵公流传诗,每恨收拾多所遗。

岂知二千五百二十有四首,一旦俱为吾得之。

长松驾壑风烟老,春花嫣然动碧草。

祗今忠愤欲白头,四海但推言语好。

有文如此何所忧,世间万事元悠悠。

君不见李杜千载名不休,岂不胜彼公与侯。

()

一年春尽送春时,万事伤心独咏诗。

梦里楚江昏似墨,画中湖雨白于丝。

空烦儿女啼书札,应有亲朋覆酒卮。

明日夏云徒极目,断魂摇曳各天涯。

()

有所感

流水桃花鳜美,秋风莼菜鲈肥。不共时,皆佳味,几个人知?记得荆公旧日题:何处无鱼羹饭吃?羊续高高挂起,冯驩苦苦伤悲。大海边,长江内,多少渔矶?记得荆公旧日题:何处无鱼羹饭吃?鲲化鹏飞未必,鲤从龙去安知?漏网难,吞钩易,莫过前溪。记得荆公旧日题:何处无鱼羹饭吃?藏剑心肠利已,吞舟度量容谁?棹月归,邀云醉,缩项鳊肥。记得荆公旧日题:何处无鱼羹饭吃?

()

客从岳顶来,贻我松粉黄。为言服之久,身轻欲飞翔。

我尝淡无味,我嗅寂无香。还君三太息,世好方膏粱。

()

戎州登临胜景,未尝不歌渔父家风,以谢江山。门生请问:先生家风如何?为拟金华道人作此章。

一波才动万波随,蓑笠一钩丝。金鳞正深处,千尺也须垂。

吞又吐,信还疑,上钩迟。水寒江静,满目青山,载月明归。

()

树暗春将老,酒阑人欲归。裴佪风月夜,花絮一帘飞。

()

小桃遮渡柳侵洲。朝来无限春愁。横竹吹残,江边画楼。

沟水东西乱流。锦帆收。倚栏人在,酒帘青处,目送扁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