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鸿烈集解 · 塞翁失马

淮南鸿烈集解 · 塞翁失马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
()
有位擅长推测吉凶掌握术数的人居住在靠近边塞的地方。一次,他的马无缘无故跑到了胡人的住地。人们都为此来宽慰他。那老人却说:“这怎么就不是一种福气呢?”过了几个月,那匹失马带着胡人的许多匹良驹回来了。人们都前来祝贺他。那老人又说:“这怎么就不是一种灾祸呢?”算卦人的家中有很多好马,他的儿子爱好骑马,结果从马上掉下来摔断了腿。人们都前来慰问他。那老人说:“这怎么就不是一件好事呢?”过了一年,胡人大举入侵边塞,健壮男子都被徵兵去作战。边塞附近的人,死亡众多。惟有塞翁的儿子因为腿瘸的缘故免于征战,父子俩一同保全了性命。

塞上:长城一带。塞,边塞。 善术者:精通术数的人。善,擅长;术,术数,推测人事吉凶祸福的法术。 故:缘故。 亡:逃跑。 吊:对其不幸表示安慰。 何遽(jù):怎么就,表示反问。 居:过了。在表示时间的词语前面,指经过的时间。 将:带领。 为:是。 富:很多。 好:喜欢。 堕:掉下来。 髀(bì):大腿骨。 大:大举。 引弦(xián):拿起武器。 近塞:靠近长城边境。 十九:十分之九;指绝大部分。 跛:名词,指腿脚不好,走路失去平衡,一拐一拐的;瘸腿。 保:保全。 化:变化。 极:尽。

《塞翁失马》选自《淮南鸿烈集解》。《淮南鸿烈》西汉淮南王刘安等人所著。文本中的一个典故,后衍生为成语“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本文通过一个循环往复的极富戏剧性故事,阐述了祸与福的对立统一关系,揭示了“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的道理。如果单从哲学角度去看,这则寓言启发人们用发展的眼光辩证地去看问题:身处逆境不消沉,树立“柳暗花明”的乐观信念;身处顺境不迷醉,保持“死于安乐”的忧患意识。 在一定的条件下,好事和坏事是可以互相转换的,坏事可以变成好事,好事可以变成坏事。“塞翁失马”的故事在民间流传了千百年。无论遇到福还是祸,要调整自己的心态,要超越时间和空间去观察问题,要考虑到事物有可能出现的极端变化。

刘安

刘安(前179-前122),西汉皇族,淮南王。汉高祖刘邦之孙,淮南厉王刘长之子。他是西汉的思想家、文学家,奉汉武帝之命所著《离骚体》是中国最早对屈原及其《离骚》作高度评价的著作。他曾招宾客方术之士数千人,编写《鸿烈》亦称《淮南子》。刘安是世界上最早尝试热气球升空的实践者,他将鸡蛋去汁,以燃烧取热气,使蛋壳浮升。同时,刘安也是我国豆腐的创始人。

猜你喜欢

几度登山不到顶,此回到顶畏登山。九州细碎烟尘里,万里虚无指点间。

云在极低那可踏,天虽至近竟难攀。急须携手下山去,纵对仙人无好颜。

()

我忆平生下泽车,十年郎署愧鲇鱼。故园灯火空回首,准拟从君赋遂初。

()

已后儿曹疾走夸,分同杜叟客忠嘉。

白衣莫致有名物,青眼谩看无数花。

念我岂无岩壑暇,从君恐及簿书哗。

不唯孤负登临约,亦觉诗筒到眼赊。

()

作客由燕赵,今朝入楚来。岩城临翠壁,荒磴没苍苔。

山鸟一声寂,飞泉百道开。潇湘云正远,征骑几时回。

()

冻合寒林噪暮鸦,川无游艇陆无车。幻成海国蓬山景,飞尽天门瑞木花。

独拥渔蓑思钓叟,浅斟羔酒属豪家。梁园谁受相如简,短赋初成手几叉。

()

裘葛终年累已轻,薄蕉如雾气尤清。

应知浣濯衣棱败,少助晨趋萃蔡声。

灯笼白葛扇裁纨,身似山僧不似官。

更得双蕉缝直掇,都人浑作道人看。

()

江上青裙妇,移舟夜月中。唤郎双打桨,好趁正南风。

()

江干薄莫小村孤,借爨家家却仆夫。天意不教闲懊恼,好风吹过野猪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