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衣曲

更衣曲

博山炯炯吐香雾,红烛引至更衣处。

夜如何其夜漫漫,邻鸡未鸣寒雁度。

庭前雪压松桂丛,廊下点点悬纱笼。

满堂醉客争笑语,嘈囋琵琶青幕中。

()

译文

  博山炉飘出阵阵香雾,子夫秉红烛引武帝至尚衣轩。长夜漫漫,天还未明,寒雁已过。庭前雪花纷纷,松桂冒雪,与廊下的灯笼交相辉映。堂上宾客们还在饮酒作乐,帘幕中乐声扰扰。

注释

博山:即博山炉,又叫博山香薰,汉晋时期常见的焚香器具。炉体呈青铜器中的豆形,上有盖,盖高而尖,镂空,呈山形,山形重叠,其间雕有飞禽走兽,象征传说中的海上仙山博山而得名。

纱笼:纱质的灯笼。

嘈:即喧闹,嘈杂。

  这首乐府以汉平阳公主家歌者卫子夫侍武帝更衣得幸,于元朔元年被立为皇后事为题材而作。《汉武帝故事》曰:“武帝立卫子夫为皇后。初,上行幸平阳公主家,主置酒作乐。子夫为主讴者,善歌,能造曲,每歌挑上。上意动,起更衣,子夫因侍得幸。头解,上见其美发悦之。主遂纳子夫于宫。”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猜你喜欢

寒花满谷馥初晴,匹马关山倚杖寻。半热黄云贲穷坏,乍看紫气净阴霖。

千家烟火炊新黍,一夜秋声急逮砧。南国层峦锦带远,授衣抉纩庆平成。

()

家传吴越贤王后,郡压潇湘最上游。

三殿從来奉宸扆,一麾今去典方州。

蝉吟高柳隋堤暮,水涨平湖楚泽秋。

入境壶浆填候馆,上官铙吹夹华輈。

山川徧歷骚人地,宵旰遐分圣主忧。

应向桑郊停五马,青春太守本风流。

()

地迥天清芦雁呼,西风残照泊芜湖。远书不尽悠悠意,努力人间大丈夫。

()

松室开孤定,褰帏纳夜凉。婵娟依翠竹,无语过东墙。

()

簪纚潇然自谢林。一家柔范到周南。以贤论母书彤管,有子能官尽孝心。

香雾碧,寿尊深。岁时春辇醉花阴。从今业庆堂前月,翠竹高梧听凤吟。

()

晓带鸡星出,春从鸟道餐。

雾漫旗彩坏,霜落剑花寒。

天险今虽在,人谋昔所难。

临关能虎视,一亮亢曹瞒。

()

一自幽栖白版扉,略无尘梦到轻肥。

摩娑老眼临书卷,抖擞闲身称布衣。

凤竹声回琴响近,雨苔青满屐痕稀。

客来况说云山好,处处春苗长蕨薇。

()

上清真子玉童颜,石座苔花自古班。

云雨今归何处去,受人祭享占人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