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旋抹红妆看使君

浣溪沙·旋抹红妆看使君

旋抹红妆看使君,三三五五棘篱门。相挨踏破茜罗裙。

老幼扶携收麦社,乌鸢翔舞赛神村。道逢醉叟卧黄昏。

()

译文

村里姑娘们匆匆打扮一下就在门首看路过谢雨的使君,三三五五地挤着棘篱门往外探望。你推我挤的有人尖叫裙子被踏破了。

村民们老幼相扶相携到打麦子的土地祠祭祀,剩余的祭品引来乌鸢在村头盘旋不去。黄昏时在路上遇到一个醉倒的老人。

注释

旋:立即;使君:词人自称。

棘篱:以荆棘围成的篱笆。

茜:茜草,此处指代红色;罗裙:丝绸裙子。

收麦社:麦子收过之后举行的祭神谢恩的活动。

乌鸢:乌鸦、老鹰;赛神:用仪仗鼓乐迎神出妙、周游街巷等活动,称之为赛神。

浣溪沙·旋抹红妆看使君 创作背景

  这组词作于元丰元年(1078年),是时苏轼43岁,任徐州太守。当年春天,徐州发生了严重旱灾,作为地方官的苏轼曾率众到城东二十里的石潭求雨。得雨后,他又与百姓同赴石潭谢雨。这组词就是当年初夏在赴徐门石潭谢雨路上写成的。

  这首诗写一群天真活泼的农村姑娘三五成群站在家门口看望使君的情景和农民丰收后祭祀神灵的欢乐情景。

  上片主要是描写农村中的姑娘速上红妆、争相观看使君的场景,十分生动有趣。“旋抹红妆看使君”,村中的姑娘急急忙忙地抹上红妆赶去观看路过的使君。一个旋字写出了乡村姑娘的特色,她们不会像富家深闺中的女子那样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双鬓隔香红,玉钗头上风,抹上红妆显示出爱美之心,但也只是稍稍打扮便可;另外,也写出了她们看望使君的急切心情。“三三五五棘篱门”,姑娘们三三五五地挤在棘篱门前,你推我、我推你,争相抢看远道而来的使君,她们活泼、自然的神态不道而明。“相挨踏破茜罗裙”,在这种推挤之中,甚至踩破了她们红色的罗裙,读者可以想象簇拥中的她们因罗裙踏破、或一睹使君的杂乱尖叫声、打闹声,场面感十足,给人身临其境之感,仿佛看见她们欢喜又含羞的笑脸,听到她们娇柔的欢闹。

  下片转而主要描写祭祀的情景。“老幼扶携收麦社”,老老少少相互扶携到土地祠祭祀神灵,真诚感谢上天大将甘霖,老幼扶携可见盛况空前。“乌鸢翔舞赛神村”,人们以丰富的酒食酬谢神灵,而引来了无数馋嘴的乌鸢,它们在村头飞翔盘旋,久久不肯离去,词人不直接描写酒食的丰盛,却以乌鸢翔舞的场景进行侧面烘托,笔法婉曲而又恰到好处地予以表现。“道逢醉叟卧黄昏”,词人和百姓共同宴饮、狂欢之后,在归途中看见一个老人醉卧于道旁,仿佛是不经意之笔却实为匠心,以这一特写的镜头反映出普村同庆、普村同欢的情景,韵味无穷。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猜你喜欢

黄昏月暗妖鸟鸣,尨然钝质麤豪声。

凭凶自异立屋角,潜事觜吻欲我惊。

岂知惯闻此丑狡,呼集鬼物夸阴狞。

夕盗鸡雏无畏避,曾遭弹射沉泥坑。

汝今病翼未甚愈,还作旧态侵平明。

阳乌曈曈出东海,照汝宜丧胆与精。

何为世人苦憎汝,汝常盗物资已荣。

傥有弓矢勿污辱,杀此非得去恶名。

养雏四三已相似,眼脑实异鸾皇生。

一朝车轮翅堕地,狐鼠入穴枭党烹。

()

威□百粤胜重扃,荆犬犹闻夜不惊。老去风光真荏苒,朅来时俗厌将迎。

戒心稍喜囊中净,狎鸟兼忘物外情。谁继汝南耆旧传,付他乡论十分平。

()

菖歜何青青,乃在山之隰。岁久生九节,茹之可绝粒。

华滋谢秋风,怜尔固独立。吾将舍芝苓,薄言采芳苙。

()

恭承嘉命简时髦,水国联翩宫锦袍。并系豢龙刘累氏,同为相马九方皋。

三山剑色双牛斗,六代词华一羽毛。识得挽回淳古意,不妨疏越为君操。

()

小至时欣云气祥,玉阶渐见管灰扬。不知边塞征人妇,可有闲情验线长。

()

共有百龄母,孙嵩世所稀。今朝眉寿酒,先献汝慈帏。

戴胜西王喜,餐花方朔肥。堂前回舞袖,两处媚春晖。

()

老坡骑鲸上天去,小坡落笔如风雨。能添老树着岩间,为石传神自翁语。

两坡俱死真可惜,君有一拳何处得。谁向九原呼此翁,为我五日画一石。

()

醉携七尺霜前行,云锦山前湾几曲。

溪头秋雨添寒绿,蛟龙冷浸一壶玉。

蓼花锦岸红欲流,稻田高下铺棋局。

碧岩耸出碧天半,鸟不敢飞缩双足。

古洞无人石酒酢,峭壁仙仓积天粟。

老稍指顾犹惊呼,神刓鬼划出岩谷。

捣药声乾人已仙,万丈丹井一泓泉。

风击古松飞翠盖,日射苍苔铸绿钱。

藤萝拽树擘轻烟,黄鹤一去今何年。

天欲夕阳空鸣蝉,夜深岭月向谁圆。

古寺老屋留数椽,残僧一二掩柴门。

铁像面壁萧萧然,瓦炉无火古殿前。

寒鸦到窗檐息溜,暮云衰草觉山瘦。

楮衾不暖不成眠,虎声入耳猿声又。

几点疎星落梧桐,丹峦紫壑高相斗。

何当汗漫跨青牛,晓露泠泠白玉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