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申七夕

壬申七夕

已驾七香车,心心待晓霞。

风轻惟响珮,日薄不嫣花。

桂嫩传香远,榆高送影斜。

成都过卜肆,曾妒识灵槎。

()

译文

难得等到七夕她已驾着七香车。刚刚两心相会又忧无情的晓霞。

清风夜静,唯有玉佩的响声,日光微弱点吧,不要晒枯了艳丽的鲜花。

月中的嫩桂,它把馨香传得更远更远。星间的高榆给人间送来舒适的影斜。

她不想人间知道他们相会的事,因妒成都卜肆中有人能识别灵筏。

注释

壬申:大中六年,时商隐在梓州柳仲郢幕。

七夕:七夕始于汉朝,是流行于中国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七香车:用多种香料涂饰的车。《太平御览·魏武帝与杨彪书》:“今赐足下画轮四望通幢七香车二乘。”

日薄:(七日)将晚时·日光渐淡。

嫣(yān):同蔫,蔫萎不鲜活。

桂嫩:指初七夜新月半圆。

榆:白榆。星名。《乐府诗集·陇西行》:“天上何所有,历历种白榆。

卜肆(sì):占卜的摊子。

槎(chá):木筏。

壬申七夕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大中六年(852)七夕作的,是诗人托杜惊转致令狐的失望之作。

  前六句讲的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情景。一二句讲的是织女已驾车渡河,与牛郎相会,他们相会之后,害怕此夜良时将逝,所以“起视夜何其”,直到太阳从东方升起。三四句讲的是牛女相会时,牛郎好像听到了织女环佩的声音,又好像看见了她如花之貌,风轻轻的吹来,所以佩响轻微。日薄,所以花容不萎。想象织女于黄昏时动身离开,故曰“日薄”。五六句讲的是月桂为他们传送嫩香,白榆为他们投影翳蔽,成就他们好合。

  末联讲的是织女不想要人间知道他们相会的事情,忌有成都卜肆中识灵槎的人。抒发了自己深切的感叹。末句讲的是双星不想人间知道他们的秘密,深怪成都占卜摊子上的严老头子懂得灵槎而多管闲事。从字面上看,只能作如上解说;至于还有什么特定的寓意,尚无有力证据,不敢妄言。

  全诗诗人以织女自况,以牵牛比牛党,令狐绚。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猜你喜欢

在蜗之角,且托身于此,閒中评泊。王谢旧家新燕子,容我画堂栖托。

东野移居,南禅结衲,苦后聊寻乐。临江宅子,依稀宋玉摇落。

蜀国久已飘零,文翁石室,就近烦斟酌。万树芙蓉谁作主,剩得寒烟如幕。

康节同窝,休文借榜,老计专吾壑。一杯自劝,酒肠销尽芒角。

()

甓社湖深水指东,玩珠楼影拂征篷。荻花香冷歌前月,蒲叶声多酒后风。

乡梦夜兼柔橹发,诗怀秋与远烟空。文游台畔登临意,一枕寒螀恨未穷。

()

上方消息杳,传语落人间。南国持旌去,东吴衣锦还。

入门便绕膝,登马强看山。可过先公隧,荆溪第几湾。

()

忽忽时节改,白日藏光辉。

重阴润九野,小雨纷微微。

苍山寒气深,高林霜叶晞。

田家秋成意,落落乖所期。

旷望独兴怀,戚戚愁寒饥。

事至当复遣,且掩荒园扉。

()

西登蒙峰顶,南望瑶岑足。华屋夹道周,飞甍蔽城曲。

谁楼揭春晖,光景常在目。匪物情乃迁,于此见君独。

至德拟春晖,明晦岂常好。君之心兮,只如三春之寸草。

春晖不尽春草长,永言怀之以终老。

()

青春逐流水,素质独轻微。

()

老者人所敬,于今乃贱之。临财但苟得,不复知廉维。

五官既不全,造请无虚时。赵孟语谆谆,烦乱不可治。

期颐悲褚渊,耄齿嗟苏威。以此住人间,动踂为世嗤。

嶷嶷林先生,自小工文辞。彬彬万历中,名硕相因依。

高会白下亭,卜筑清溪湄。同心游岱宗,谊友从湘累。

江山忽改色,草木皆枯萎。受命松柏独,不改青青姿。

今年八十一,小字书新诗。方正既无诎,聪明矧未衰。

吾闻王者兴,巡狩名山来。百年且就见,况德为人师。

唯此耇成人,皇天所慭遗。以洗多寿辱,以作邦家基。

()

庸中佼佼铁铮铮,百万长驱入帝京。

首事纵隳三善在,归仁何虑不全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