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征日调万黄金,几竭中原买斗心。
军令未闻诛马谡,捷书惟是报孙歆。
但须鸑鷟巢阿阁,岂假鸱鸮在泮林。
可惜前朝玄菟郡,积骸成莽阵云深。
随师东。唐代。李商隐。 东征日调万黄金,几竭中原买斗心。军令未闻诛马谡,捷书惟是报孙歆。但须鸑鷟巢阿阁,岂假鸱鸮在泮林。可惜前朝玄菟郡,积骸成莽阵云深。
潮廷滥施厚赏收买诸将,中原的财富几乎搜利光。
诸离亮斩马谡军令不见,谎报杀死孙歆以邀厚赏。
只要是贤臣在朝来执政,怎能让藩镇割据逞凶狂。
沧州景州地区战云密布,枯骨已成堆肃杀又荒凉。
师:军队。
东征:指讨伐叛将李同捷的战争。日调:每天征调。万黄金:形容征调财物之多。
几竭中原:几乎竭尽中原的财富。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包括河南的大部分地区、山东的西部和河北、山西的南部。买斗心:指用犒赏来收买、换取将士们的斗志。
马谡(Sù):三国时蜀国将领。228年,诸葛亮出兵伐魏,派马谡为前锋。马谡违反军事部署,失守街亭。诸葛亮按军法挥泪斩马谡了,并自请贬官三级,以示自责。
孙歆(Xīn):三国时吴国都督。280年,晋伐吴。晋将王濬谎报战功,说己经斩得孙歆首级。后来晋将杜预俘获孙歆,解送洛阳后,才揭穿了事实真相。
鸑鷟(yuè zhuó)阿阁:比喻贤人在朝执政。鸑鷟,凤凰的别名,这里借喻贤臣。阿(ē)阁,四面有栋梁和曲檐的楼阁,这里借指朝廷。古人认为,凤凰飞集于阿阁,朝廷就会有贤相,天下就能太平。
岂假:怎能容让。鸱鸮(chī xiāo):猫头鹰,古人认为它是不祥之鸟,这里喻指叛乱者。泮林:泮宫旁的树林。西周诸侯国设立的高等学府叫泮宫。
前朝:指汉朝。玄菟(tú)郡:汉代设置的郡,属幽州。郡治在今辽宁省沈阳市附近。这里借指李同捷据以叛乱的沧州、景州地区,
骸:尸骨。莽:密生的草,这里形容尸骨成堆,密如草丛。阵云:战云,杀气。
大和三年(829)才初步平定。这年十一月,李商隐应聘为天平军节度使巡官,随同节度使令狐楚赴郓州(今山东郭城),沿途目睹了战乱后的破败景象,写了这首诗。因诗人是由洛阳去郡城,所以题为“随师东”。写这首诗的时侯,诗人年仅十七岁。
诗的头两句写唐王朝政策失误。唐朝廷为了抵御藩镇,养了大量的军队,加重搜刮财物作军费,百姓痛苦不堪。唐朝廷对军费的开支很不得当,不是用它训练军队、加强军事设施,而是用它滥施赏赐买取官兵的斗志,结果是得不偿失。诗人在这里批评了朝廷对平定叛乱的战争缺乏有效的措施。三、四句写军纪败坏。朝廷威令不行,一味推行厚赂将领的政策,使得将领们对任意违反军令的人不依法严惩,只知道虚报战功,借以得到厚赏。《资治通鉴·唐纪·文宗大和二年》记载:“时河南、北诸军讨同捷,久未成功。每有小胜,则虚张首虏以邀厚赏。”
五、六句写藩镇割据得以存在的原因。唐王朝的腐朽政治,自安史之乱以后,不曾有改善。在朝廷,宦官擅权的局面进一步发展,他们甚至操纵起皇帝废立生死的权力。诗人叹惋朝廷不求贤才辅佐,致使藩镇拥兵抗拒朝命。诗中形象地指出藩镇割据的形成与长期存在,关键在于朝廷内部贤人失位,政事不修。这种看法显然是比较深刻的。最后两句写战后的凄惨景象。藩镇割据是一幅群盗杀掠图。《资治通鉴·唐纪·文宗大和三年》记载:“沦州承丧乱之余,骸骨蔽地,城空野旷,户口存者什无三四。”这“积骸成莽阵云深”一句,则形象地描绘出沧、景地区战后的惨状。
这首诗一中间四句连用典故,比喻恰切,讽刺辛辣,正反相间,对照鲜明,还用“未闻”、“唯是”、“但须”、“岂假”等词语加以串联,新颖多变,一气呵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一官弃去若鸿毛,千首诗成兴独豪。此日逢迎真倒屣,十年书札忆神交。
酒杯共把岭园雪,世事回惊渤海涛。别后山中堪自爱,女郎峰顶暮云高。
送高少尹还章丘时雪中过访。明代。杨巍。 一官弃去若鸿毛,千首诗成兴独豪。此日逢迎真倒屣,十年书札忆神交。酒杯共把岭园雪,世事回惊渤海涛。别后山中堪自爱,女郎峰顶暮云高。
养贤原取及元元,况藉吾民著普存。万粒田间咸主德,一圆天上饱君恩。
张筵并得倾维斗,宣食无烦问市垣。拟向归途歌鼓腹,四郊犹恐叹壶飧。
赐麦饼宴恭纪二首 其二。明代。何吾驺。 养贤原取及元元,况藉吾民著普存。万粒田间咸主德,一圆天上饱君恩。张筵并得倾维斗,宣食无烦问市垣。拟向归途歌鼓腹,四郊犹恐叹壶飧。
画梁春尽落香尘。
擅风情,秉月貌,
便是败家的根本。
箕裘颓堕皆从敬,
家事消亡首罪宁。
宿孽总因情!
红楼梦十二曲——好事终。清代。曹雪芹。 画梁春尽落香尘。擅风情,秉月貌,便是败家的根本。箕裘颓堕皆从敬,家事消亡首罪宁。宿孽总因情!
泰山叹其颓,遗蜕埋黄阳。宿草覆如被,封石磊若堂。
凄其追往行,忠信笃耕桑。贻子孙以安,远慕襄阳庞。
昔别公尚健,勉我事君忠。今归公不见,凄凄白杨风。
胜地龟浮水,长眠首丘东。年年坟前拜,渐长二孙龙。
过丈人墓有感而作。明代。林士元。 泰山叹其颓,遗蜕埋黄阳。宿草覆如被,封石磊若堂。凄其追往行,忠信笃耕桑。贻子孙以安,远慕襄阳庞。昔别公尚健,勉我事君忠。今归公不见,凄凄白杨风。胜地龟浮水,长眠首丘东。年年坟前拜,渐长二孙龙。
两山如蛾眉,一水若车辋。吾昔庐其间,百里临莽苍。
少年手艺木,条干日夜长。咿哑驾独辕,迢递摇两桨。
平生会心地,今乃寄梦想。何时唤邻翁,烟水行布网。
杂兴十首以贫坚志士节病长高人情为韵 其七。宋代。陆游。 两山如蛾眉,一水若车辋。吾昔庐其间,百里临莽苍。少年手艺木,条干日夜长。咿哑驾独辕,迢递摇两桨。平生会心地,今乃寄梦想。何时唤邻翁,烟水行布网。
潭潭府第倚山城,故旧何须俟价行。阍吏未知穷措大,相公自识老门生。
餐柈夹供丛谈久,铃阁添香燕坐清。头白归来济时了,义田还复课儿耕。
谒谦斋少师。明代。沈周。 潭潭府第倚山城,故旧何须俟价行。阍吏未知穷措大,相公自识老门生。餐柈夹供丛谈久,铃阁添香燕坐清。头白归来济时了,义田还复课儿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