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

  苔藓自是低级植物,多寄生于阴暗潮湿之处,可它也有自己的生命本能和生活意向,并不会因为环境恶劣而丧失生发的勇气,诗人能看到这一点并歌而颂之,很有眼光!

  「白日不到处」,是如此一个不宜生命成长的地方,可是苔藓却长出绿意来,展现出自己的青春,而这青春从何而来?「恰自来」,嗯,并不从何处来,而是生命力旺盛的苔藓自己创造出来的!它就是凭着坚强的活力,突破环境的重重窒碍,焕发青春的光采。

  苔也会开花的,当然,怪可怜的,花如米粒般细小,但难道小的就不是花吗?只要能够开放,结出种子,繁衍后代,便是生命的胜利。所以,「也学牡丹开」,既是谦虚,也是骄傲!对的,苔花如此细小低微,自不能跟国色天香的牡丹相比,可是牡丹是受人玩赏而受悉心栽培的,而苔花却是靠自己生命的力量自强,争得和花一样开放的权利——这世道并非仅为少数天才和英雄而存在的!

这是一首人生励志的小诗。苔虽然在阳光不能照到的地方, 又那么渺小.到了春天,它一样拥有绿色,拥有生命. 花开微小似米, 但却一定要象牡丹一样尽情绽开. 因为在苔的心中,他和牡丹拥有同样的大地也同样头顶广阔的天空. 无名的花,悄然的开着,不引人注目,更无人喝彩。就算这样,它仍然那么执著的开放,认真的把自己最美的瞬间,毫无保留地绽放给了这个世界。 这也是我们生活中最可取的一种佳境。

袁枚

袁枚(1716-1797)清代诗人、散文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有政绩,四十岁即告归。在江宁小仓山下筑筑随园,吟咏其中。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袁枚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

猜你喜欢

种花满庭前,开落异悲喜。安得春常在,日日斗红紫。

谁把丹青笔,设色细摹拟。秾馥萃四时,眼福真可喜。

借问藻缋人,道是桐圃李。流传近百年,有名标画史。

可惜不留题,难识真姓氏。开卷一怃然,临风空仰止。

()

鬼书报秦亡,天地亦云闭。赤龙吟大野,老母哭白帝。
苍苍无白日,项氏徒先济。六合已姓刘,鸿门事难制。
坑降嬴政在,衣锦人望替。宿昔见汉兵,龙蛇满旌棨。
始矜山可拔,终叹骓不逝。区区亚父心,未究天人际。
萧张马无汗,盛业垂千世。

()

黄红紫绿岩峦上,远近高低松竹间。

山色未应秋后老,灵枫方为驻童颜。

()

憔悴西风梦不成,娉婷相见在春城。欢场九锡传花瑞,隐语双文赠鸟名。

宝镜背悬交吐燄,索铃初护尽无声。看多怕有香尘上,出浴依然媚晚晴。

()

老人气血少,日夜遭煎煮。

点检槁形骸,能禁几寒暑。

()

广文爱客贫无酒,杜老多愁不恋杯。晚杖白云诗社远,秋风黄叶野堂开。

篱花犹是陶潜节,窗草空迟茂叔来。几度长安醉明月,相思他日忆京台。

()

人生几合并,难可预期拟。龚君主我久,怀友念乡里。

花晨及月夕,有叹不容已。予时勉慰之,君归日可俟。

君归定念我,与今念友似。我安得好怀,二友梦寐里。

言之大笑乐,星霜速以驶。我忽来江南,对君念龚子。

龚君念二友,此日增愁垒。我将归对龚,语此还思尔。

君宁置二友,相思复谋始。山水自高长,梦魂还尺咫。

人生几合并,天风蓬蓬耳。

()

玉盌从兹閟,铜台空自寒。分香留故爱,同辇罢新欢。

急管销魂易,轻丝续命难。何因作云雨,彷佛梦中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