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落无人见,朝看到处新。非君有分别,力不柰松筠。

()

李觏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猜你喜欢

我欲学为农,力耕不逢岁。

我欲学为士,儒冠多饿死。

誓将弃犁锄,亦复罢书史。

长随马少游,浮湛自闾里。

()

朝开妆镜夜熏衣,除尔安排事总非。正是踌躇难料理,新词怕听惜分飞。

()

兰江渡后又涔河,复岭重冈策马过。蟋蟀咽凉秋思早,棕榈战叶晓风多。

萍花一亩分鸥鹭,松径千山暗薜萝。我欲扬舲问湘浦,大江渺渺洞庭波。

()

子云无分从甘泉,留滞犹胜叙史迁。瑞应可书郊祀志,熙功宜被奉常弦。

()

武楼高迥接回廊,绣妥盘龙护御床。

得侍至尊论治道,祥风微袅水沉香。

()

万山环拱祝融尊,紫盖前趋若骏奔。火德中天扶日月,炎方一柱镇乾坤。

久无执贽来侯牧,空有穹碑立庙门。北望中原青一发,凄其四岳正尘昏。

()

十里山亭一径回,小梅无恙绕亭开。巡檐猛可闻双喜,疑有探花人到来。

()

一树梧桐滴露新,清尊高燕更无宾。西风庭院还今夕,明月天涯念故人。

别剑有光同在斗,生年先甲又逢辛。相期重践朱明约,岁岁为诗到十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