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哀诗

七哀诗

肃肃秋风深,漫漫秋夜长。中夜百感集,摄衣步空堂。

頫听虫声悲,仰视明月光。物色一如昨,旧人何茫茫。

岁月日以疏,仿佛日以亡。一岁成永诀,千载空相望。

静心易生哀,遗情难为方。愿从梦中路,柔身至其旁。

()

高攀龙

高攀龙(1562年 - 1626年),字存之,又字云从,江苏无锡人,世称“景逸先生”。明朝政治家、思想家,东林党领袖,“东林八君子”之一。著有《高子遗书》12卷等。万历十七年(1589年)中进士。后遇父丧归家守孝。天启六年(1626年)三月,高攀龙不堪屈辱,投水自尽,时年六十四岁。崇祯初年(1628年),朝廷为高攀龙平反,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宪”。

猜你喜欢

白板斜飞曲岸通,朱栏照见绿波中。

故人别处犹堪忆,杨柳西边莲叶东。

()

恰见如丹粒,俄惊似紫绵。

山翁无供帐,只就落花眠。

()

弊庐风雨何曾蔽,衣食田园给更悭。积病寒窗尘满眼,始知无怨实为难。

()

言寻韦杜曲,与客放船行。树影含衣动,溪光逼酒清。

狂来出真态,醉里见浮生。所以山公后,寥寥达者名。

()

六月鹏尽化,鸿飞独冥冥。秋烽家不定,险路客频经。

牛渚何时到,渔船几处停。遥知咏史夜,谢守月中听。

()

谊重舅聊语甚真,典型满纸墨犹新。

中间多少箴规意,须信亲亲即是仁。

()

终须修到无修处,闻尽声闻始不闻。

莫著妄心销彼我,我心无我亦无君。

()

天为水苍玉,月拕潭面冰。

万里绝瑕玷,百文已澄凝。

山河了然在,星斗光莫增。

借问九州内,岂无阴云兴。

缅怀去年秋,是夜客广陵。

太守欧阳公,预邀三四朋。

乃值连连雨,共饮陈华灯。

既醉公有咏,属和予未能。

强赋石屏物,固惭无所称。

今来宛溪上,柳以故岁徵。

昌明正若此,霢霂且何曾。

美景信难并,康乐语足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