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玉泉溪

题玉泉溪

红叶醉秋色,碧溪弹夜弦。

佳期不可再,风雨杳如年。

()

译文

红叶片片沉醉于动人的秋色,碧溪潺潺在夜里弹奏起琴弦。

美好的日子逝去不可能再来,凄风苦雨无限让人度日如年。

注释

叶:一作“树”。

碧溪:绿色的溪流。

佳期:美好的时光。

杳(yǎo):昏暗、遥远,没有尽头。

题玉泉溪 创作背景

  这首诗最早录载于《树萱录》。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魏庆之《诗人玉屑》都转录了《树萱录》的记载。前者把此诗列入“鬼诗”类,后者则列为“灵异”类。《全唐诗》的编者在收录此诗时,删去了《树萱录》关于其事的记载,题其作者为“湘驿女子”。

  此诗首句“红叶醉秋色”五字,用重彩绘出一幅枫叶烂漫、秋色正浓的画面。那优美的景色,宜人的气候,令人心醉神驰。“霜叶红于二月花”是描写秋色的名句,然“红叶醉秋色”的境界,却也别具韵味。诗人用一“醉”字,把“红叶”与“秋色”联系起来,使抽象的秋色具体可感,描绘了一幅美丽绚烂的秋景图。用字精炼,以少总多。

  次句“碧溪弹夜弦”,也写得情韵萦绕,优美动人。白昼消逝,夜幕降临,枫林隐去,碧蓝澄澈的溪水,潺潺流动,宛然在弹奏一支乐曲,如泣如诉,打破了这也的寂静。夜色如水,不可能不动人情思。这里,“碧”是个诉诸视觉的颜色字。在一般的夜晚,是无法分辨水色的。只有凭借天空的明月,身临溪畔的人,才有可能见得真实,辨得清楚。“弹”字下得也很妙。它不仅写出溪流富有音乐般的诗韵,而且以动衬静,把一个万籁俱寂的夜色,烘托得更加幽深。诗虽未写月,却自有一轮明月朗照;未写人,却有一个少女的倩影徘徊溪畔;未写情,却有一缕悲哀寂寞的情丝,从“夜弦”的曲调中轻轻流出,如泣如诉,萦回耳际。这种虚中见实、实中见虚的写法,笔墨精当,含蕴丰富,营造了一种宁静、幽邃的氛围。

  后两句抒情。主人公终于吐出了自己的心声:那曾经有过的美好日子一去不复返了,心爱的人儿再也不会和自己共度美好快乐的时光。陪伴自己的只能是那漫长的凄风苦雨、度日如年的生活。这两句直言不讳地把这位徘徊于月下溪畔的女子内心的秘密,和盘托出。原来她是位失恋的女子,曾有过幸福的爱情,而此时,“佳期”却一去不复返了。可是这位多情女子还像过去一样热恋着爱人。在枫叶如醉、碧溪夜月的环境中,她徘徊着,回忆着,祈望着,等待着,从原野来到溪边,从白天直至深夜。可是,物是人非,再也见不到他的身影。“佳期不可再”,寥寥五字,把这位满怀希望的女子推向了绝望的深渊。她想:“今后的生活又将如何呢?”回答是:“风雨杳如年。”风雨如晦,度日如年,未来的日子是渺茫、悲凉、凄迷的。如果把这里的“风雨”理解为社会“风雨”的话,那么这诗所写的爱情悲剧,就具有更广泛深刻的社会意义了。

  这首诗语短情深,措辞委婉而造语清丽。诗人善于选择典型的意象,渲染了一种迷离愁苦的诗境。诗中以景衬情,情与景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大大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湘驿女子

湘驿女子:生平不详。唐代诗人,著有一诗甚为有名。诸多文学作品中均有记录《全唐诗》作者亦将此诗选编于内。

猜你喜欢

春入池亭好,风光暖更鲜。寻芳行不困,逐胜坐还迁。

细草乱如发,幽禽鸣似弦。苔文翻古篆,石色学秋天。

花落能漂酒,萍开解避船。暂来还愈疾,久住合成仙。

迸笋支阶起,垂藤压树偏。此生应借看,自计买无钱。

()

渡桥已看银河冻,上马争如玉凤飞。

莫说兔园延赋客,不须鹤氅作仙衣。

()

胜地宽闲旧卜邻,耆年得意辟高门。

中吴书锦如公少,好作坊名贲故园。

()

蛟门南去鸟,此地望迢迢。

积湿侵幡黑,生寒入梦飘。

见灯归舶夜,闻偈解衣朝。

土植皆为药,山枝不满樵。

暗光珠母从,秋影石花消。

拟候槎回汉,宁甘客老逊。

却寻徐福岛,因问秦皇桥。

於彼看日出,羽旌焉可招。

()

急雨斜风一夜狂,客衾愁枕五更长。

问君个里情怀恶,不听鹃啼也断肠。

()

幽赏平生志,安居此庶几。青山环远近,碧水带东西。

接舍惟樵径,连云只稻畦。遗经閒恣阅,心迹总高栖。

()

忆我弱甫冠,束书如钱塘。中兴百廿载,行都滋浩穰。

虽已劣乾淳,尚可云小康。巴蜀骇破碎,淮襄传扰攘。

腹心辇毂地,按堵如故常。于时数万士,云集升上庠。

草茅起穷谷,拭目观国光。出门不识路,天街何其长。

侠士剧燕赵,佳人□姬姜。五鼓夜灯烛,万楼春丝簧。

吴米白如雪,奚啻千斯仓。缥缈湖山间,画船娇红妆。

六桥杨柳岸,荷花云水乡。四时无不宜,莫若僧夏凉。

小儒苦乏赀,冷眼看豪强。托迹朝士馆,窃睨鹓鹭行。

台评或非是,庙论有不臧。相与读邸报,愤闷填中肠。

侥倖江汉静,奸凶殛炎荒。礼闱采刍言,始得伸名场。

岂谓边功相,曾不监彼狂。骄淫无比伦,虐毒尤披猖。

未闻古天子,买田自置庄。群小附鬼蜮,国脉内已戕。

虱臣颇有胆,四被言者章。最后得拜疏,逋诛逃维扬。

万古木绵庵,不愧赵韩王。草茂复古殿,雨淋集贤堂。

青史孰可□,念此心神伤。焉得陆士衡,复与作辨亡。

()

乘马陟层阜,回首睇山川。攒峰衔宿雾,叠巘架寒烟。

百重含翠色,一道落飞泉。香吹分岩桂,鲜云抱石莲。

地偏心易远,致默体逾玄。得性虚游刃,忘言已弃筌。

弹冠劳巧拙,结绶倦牵缠。不如从四皓,丘中鸣一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