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书四十韵

颜书四十韵

任君北方来,手出《邠州碑》。

为是鲁公写,遗我我不辞。

鲁公实豪杰,慷慨忠义姿。

忆在天宝末,变起渔阳师。

猛士不敢当,儒生横义旗。

感激数十郡,连衡斗羌夷。

新造势尚弱,胡马力未衰。

用兵竟不胜,叹息真数奇。

杲兄死常山,烈士泪满颐。

鲁公不死敌,天下皆熙熙。

奈何不爱死,再使踏鲸鳍?公固不畏死,吾实悲当时。

缅邈念高谊,惜哉我生迟。

近日见异说,不知作者谁。

云公本不死,此事亦已奇。

〈或云公尸解。

虽见杀,而实不死。

〉大抵天下心,人人属公思。

加以不死状,慰此苦叹悲。

我欲哭公墓,莽莽不可知。

爱其平生迹,往往或孑遗。

此字出公手,一见减叹咨。

使公不善书,笔墨纷讹痴。

思其平生事,岂忍弃路岐?况此字颇怪,堂堂伟形仪。

骏极有深稳,骨老成支离。

点画乃应和,关连不相违。

有如一人身,鼻口耳目眉。

彼此异状貌,各自相结维。

离离天上星,分如不相持。

左右自缀会,或作斗与箕。

骨严体端重,安置无欹危。

篆鼎兀大腹,高屋无弱楣。

古器合尺度,法物应矩规。

想其始下笔,庄重不自卑。

虞柳岂不好,结束烦馽羁。

笔法未离俗,庸手尚敢窥。

自我见此字,得纸无所施。

一车会百木,斤斧所易为。

团团彼明月,欲画形终非。

谁知忠义心,余力尚及斯。

因此数幅纸,使我重叹嘻。

()

苏洵

苏洵(1009年-1066年),字明允,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有《嘉祐集》传世。

猜你喜欢

宿鸟窥檐日渐昏,徘徊顾视少埃氛。高槐结阵鸣秋雨,叠嶂争豪出暝云。

愁病巑岏谁省我,笑谈磊落独怜君。遥思静坐西窗下,只与何人治典坟。

()

风草草,露浓浓。筑起愁城几万重。黄叶满庭人未扫,一声哀雁五云中。

()

树劲春犹瘦,花寒暮更明。

平生岂无句,此外不须清。

()

忆昔丙辰还亲旁,恰恰先春社三日。

社日侍亲行交源,紫蕨儿拳森玉立。

是日天明风气柔,入自交源茗源出。

迤逦又复至前山,涉润还家日将没。

慈新意在营一丘,卷卷欲于近舍求。

不归议论悉未定,那知今作汪潭游。

汪潭去家正五里,百里来龙于此止。

龙止水亦止,清潭窈无底。

宝剑秋空横,秀峰春笋峙。

最爱丫角羊,艮木之印乡。

长生亥水来朝丙,千古长溪流不尽。

雍容冠佩紫薇垣,寿星更出丙丁间。

神游既安后昆福,赋此铭章绋实录。

()

洞天三十六,第九曰林屋。

神仙固难名,环怪存记录。

旷岁怀寻赏,兹辰幸临瞩。

驰神在真游,岂复惴深谷。

解袜纳芒履,燃松命光烛。

初行已伛偻,渐入但匍匐。

顾瞻避冲磕,浑淖没手足。

如此百馀步,始可立寓目。

或垂若钟簴,或植若旌纛。

有如案而平,有类几而曲。

镌刻非人工,晶莹粲黄玉。

遥知窍穴外,定有金庭籙。

凡肌不可往,叩击安敢黩。

鸾凤无消息,但见白蝙蝠。

却还望微明,既出犹喘促。

沾衣怜石髓,孰悔泥涂辱。

庶几达微慕,养生相吾福。

()

城南日半上,微步弄妖姿。含情动燕俗,顾景笑齐眉。

不忧桑叶尽,还意畏蚕饥。春风若有顾,惟愿落花迟。

()

榾柮烟消纸帐温,梅花雪影共黄昏。兴来我欲閒相访,分付奚童莫掩门。

()

梅窗生得宁馨儿,乳腹方离气已奇。傅就外居来岁事,学从小入去年时。

擅三元美家谁继,有二郎贤父自知。可是耄夫虚赞祝,向来功业是人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