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六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六

曾闻濯足折黥布,供帐俄惊王者同。豪杰尚须如此待,况今不过小夫雄。

()

刘鹗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猜你喜欢

初秋为客暮秋归,一檐轻囊半是诗。

试问客情何处恶,五更孤店酒醒时。

()

吴山锡杖楚山云,云染袈裟诣县门。莫怪褰帷不相见,禅机深处付忘言。

()

贞元朝士已无多,梦得闻歌意若何。凭仗痴顽供度世,看人笑面渐如靴。

()

飞锡篱边日欲斜,遗将破衲冷霜华。远公旧在渊明社,释氏应拈隐逸花。

不分禅心常寂寞,故教秋色满袈裟。何当收向维摩室,笑指诸天落晚霞。

()

砻得新硎振旧家,先行我已愧泥沙。神羊挂起无寻处,万斛天风吹海霞。

()

良人有行役,远在天一方。自期三年归,一去凡几霜。

登山凌绝巘,引领望归航。归航望不及,踯躅空傍徨。

化作山头石,兀立倚穹苍。至今心不转,日夜遥相望。

石坚有时烂,海枯成田桑。石烂与海枯,行人归故乡。

()

稻畦忽秀一枝莲,此刹重开岂偶然。吹盏幡风心不动,落残花雨法无边。

黄昏也肯烧猪待,白日能容醉酒眠。我是如来门外汉,不须参我赵州禅。

()

一年只有今宵月,尽上江楼独病眠。

寂寞竹窗闲不闭,夜深斜影到床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