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国渡关河,蝉鸣古树多。平原正超忽,行子复蹉跎。
去事不可想,旧游难再过。何当嵩岳下,相见在烟萝。
送友人还洛。唐代。李端。 去国渡关河,蝉鸣古树多。平原正超忽,行子复蹉跎。去事不可想,旧游难再过。何当嵩岳下,相见在烟萝。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一名兼一尉,未足是君伸。历数为诗者,多来作谏臣。
路翻平楚阔,草带古淮新。天下虽云大,同声有几人。
送顾非熊作尉盱眙。唐代。刘得仁。 一名兼一尉,未足是君伸。历数为诗者,多来作谏臣。路翻平楚阔,草带古淮新。天下虽云大,同声有几人。
击楫寒山月,高歌旅兴增。黄云连紫水,渔火伴萤灯。
曙色明沙迥,烟图入画层。东南催去旆,子至晓霞蒸。
蚬冈舟中用姚侍御韵书怀二首 其一。明代。张子翼。 击楫寒山月,高歌旅兴增。黄云连紫水,渔火伴萤灯。曙色明沙迥,烟图入画层。东南催去旆,子至晓霞蒸。
客本何为者,逢公幕府开。
兵间虽有志,度外本非才。
流不音何在,高风首屡回。
只今岩石望,宁忍泰山颓。
薛端明挽章三首。宋代。曹彦约。 客本何为者,逢公幕府开。兵间虽有志,度外本非才。流不音何在,高风首屡回。只今岩石望,宁忍泰山颓。
西山檐外见,何必鹿门行。
近晚市声合,疎帘野意生。
终朝如此好,初月更多情。
却愧才华钝,三年句不成。
陈文焕秀才所宅所市凭楼一望西山宛然堕几案。宋代。林亦之。 西山檐外见,何必鹿门行。近晚市声合,疎帘野意生。终朝如此好,初月更多情。却愧才华钝,三年句不成。
雨霁祗林步屧新,上方台殿郁嶙峋。诸天入暝原无相,双树凌空不受尘。
清磬忽传迷后旨,慧灯谁引幻中身。微官宿障如堪脱,长以斋心礼化人。
弘慈寺薄暮登藏经阁。明代。王世贞。 雨霁祗林步屧新,上方台殿郁嶙峋。诸天入暝原无相,双树凌空不受尘。清磬忽传迷后旨,慧灯谁引幻中身。微官宿障如堪脱,长以斋心礼化人。
榕阴深处一堂开,日倚栏干望几回。旧雨不逢排闼至,先生今为看花来。
碧桃红杏飘书带,水色山光入酒杯。听得成连琴数曲,仙风引我到蓬莱。
陈醴源泉夫子过访旋溪书屋喜赋。明代。张琚。 榕阴深处一堂开,日倚栏干望几回。旧雨不逢排闼至,先生今为看花来。碧桃红杏飘书带,水色山光入酒杯。听得成连琴数曲,仙风引我到蓬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