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洒尽灯前泪,偏沾身上衣。呼天惟负负,恋母尚依依。
吹树风何急,寻巢鸟独飞。殷勤看行箧,在日寄当归。
将至梧州志痛。清代。黄遵宪。 洒尽灯前泪,偏沾身上衣。呼天惟负负,恋母尚依依。吹树风何急,寻巢鸟独飞。殷勤看行箧,在日寄当归。
银河澹无晖,虚庭忽已白。筦簟清于冰,微风入帘隙。
残梦犹摇摇,晨钟荡烟碧。秋士恒善悲,况此久羁客。
羁客动归心,有如燕将别。岂不志四方,风尘难合辙。
四壁秋蛩鸣,临风助凄咽。去去勿复陈,搴帷望明月。
明月入我抱,凉风吹我襟。白云自舒卷,去留皆无心。
海内方多故,志士甘浮湛。不见梁伯鸾,《五噫》有馀音。
馀音渺何许,独鹤鸣青霄。君才夙磊落,惊采追湘骚。
枳棘虽暂栖,六翮终翔翱。努力祖生策,万里乘长飙。
答黄陂黎济川孝廉秋思诗。清代。张宝森。 银河澹无晖,虚庭忽已白。筦簟清于冰,微风入帘隙。残梦犹摇摇,晨钟荡烟碧。秋士恒善悲,况此久羁客。羁客动归心,有如燕将别。岂不志四方,风尘难合辙。四壁秋蛩鸣,临风助凄咽。去去勿复陈,搴帷望明月。明月入我抱,凉风吹我襟。白云自舒卷,去留皆无心。海内方多故,志士甘浮湛。不见梁伯鸾,《五噫》有馀音。馀音渺何许,独鹤鸣青霄。君才夙磊落,惊采追湘骚。枳棘虽暂栖,六翮终翔翱。努力祖生策,万里乘长飙。
苍茫绿野接江天,渔父中流独扣舷。何处月明堪系缆,树阴西畔小桥边。
为屠田叔题王玉生山水册 其二。明代。徐熥。 苍茫绿野接江天,渔父中流独扣舷。何处月明堪系缆,树阴西畔小桥边。
楼閤倚清妙,春寻景未斜。听莺到竹院,并马入桃花。
不倦登山屐,犹迟泛海槎。芳樽烂熳倒,吾醉亦忘家。
出游城南寺。明代。何景明。 楼閤倚清妙,春寻景未斜。听莺到竹院,并马入桃花。不倦登山屐,犹迟泛海槎。芳樽烂熳倒,吾醉亦忘家。
人言鼓吹来诗思,鸣鹤遂闻长阜音。细读一犁新句好,始知三语用功深。
自甘散木傲霜节,懒作幽云出岫心。茗盌炉芬清昼永,流莺捎蝶过墙阴。
戏次人韵。宋代。李彭。 人言鼓吹来诗思,鸣鹤遂闻长阜音。细读一犁新句好,始知三语用功深。自甘散木傲霜节,懒作幽云出岫心。茗盌炉芬清昼永,流莺捎蝶过墙阴。
淅沥虚声动高秋,寒风吹尽白蘋洲。征人塞外长相忆,极目天涯斜日流。
自是一番萧瑟里,汉家景象万山愁。
悲秋曲。清代。赖世观。 淅沥虚声动高秋,寒风吹尽白蘋洲。征人塞外长相忆,极目天涯斜日流。自是一番萧瑟里,汉家景象万山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