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辛大之鄂渚不及

送辛大之鄂渚不及

送君不相见,日暮独愁绪。

江上空裴回,天边迷处所。

郡邑经樊邓,山河入嵩汝。

蒲轮去渐遥,石径徒延伫。

()

译文

为你送行没赶上相见,黄昏中独自一人愁绪万千。

久久地徘徊在江边,你的去处已经茫茫一片。

看不见路过的樊城邓县,只有白云融入汝水飘上嵩山。

你乘的蒲轮安车越走越远,我伫立石径枉自迁延。

注释

鄂诸:地名。《舆地纪胜》:“在江夏西黄鹄矶上三百步,隋立鄂州,以诸故名。”《楚辞·涉江》:“乘鄂诸而反顾兮。”其地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西长江中。李景白曰:“宋本、《英华》、汲本无‘之鄂清’三字,据删。……本诗所言樊邓、篙汝,均在襄阳之北。鄂洁非是。”(《孟浩然诗集校注》)按,李景白说是。辛大:疑即辛谔,行大,诗人同乡好友。

绪:《全唐诗》校:“一作余。楚词曰:眇眇兮愁予。余、予,唐韵并有上声。或改绪,非。”

空:《全唐诗》校:“一作久。”

迷处所:宋玉《高唐赋》:“风止雨霁,云无处所。”

樊邓:指樊城和邓州。按,唐襄州有邓城县,即古樊城。唐邓州治所在今河南邓县。句中“郡”指邓州,“邑”指邓城(樊城)。

山河:《全唐诗》校:“一作云山。”嵩汝:指嵩山、汝水。

蒲轮:古时征聘贤士时用蒲草裹车轮,使不震动。

延伫:延颈伫望。《楚辞·离骚》:“延伫乎吾将返。”

送辛大之鄂渚不及 创作背景

  辛大,指辛谔,他原和孟浩然一样,怀才不遇,隐居西山。这次当是去应征聘的,孟浩然没赶上为他送行,因作此诗。

  辛大,指辛谔,他原和孟浩然一样,怀才不遇,隐居西山。这次当是去应征聘的,孟浩然没赶上为他送行,因作此诗。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猜你喜欢

三十年间更一世,其间堪笑复堪愁。

天生天杀何尝尽,人是人非殊未休。

善偶鸳鸯头早白,能啼杜宇血先流。

须知却被才为害,及至无才又却忧。

()

花开花落一年中。惜残红,怨东风。恼煞纷纷如雪扑帘栊。

坐对飞花花事了,春又去,太匆匆。

惜花有恨与谁同。晓妆慵。忒愁侬。燕子来时红雨已濛濛。

尽有春愁衔不去,无端底,是游蜂。

()

传得仙家不老方,酿成春色瓮头香。

一樽聊尔资杯酌,争似相携入醉乡。

()

摇桨曙江流,江清山复重。心惬赏未足,川迥失前峰。

凌滩出极浦,旷若天池通。君阳青嵯峨,开拆混元中。

九潭鱼龙窟,仙成羽人宫。阴奥潜鬼物,精光动烟空。

玄猿啼深茏,白鸟戏葱蒙。飞湍鸣金石,激溜鼓雷风。

雨濯万木鲜,霞照千山浓。草闲长馀绿,花静落幽红。

渚烟见晨钓,山月闻夜舂。覆溪窈窕波,涵石淘溶溶。

丹丘忽聚散,素壁相奔冲。白日破昏霭,灵山出其东。

势排昊苍上,气压吴越雄。回头望云卿,此恨发吾衷。

昔日萧邵游,四人才成童。属词慕孔门,入仕希上公。

纬卿陷非罪,折我昆吾锋。茂挺独先觉,拔身渡京虹。

斯人谢明代,百代坠鹓鸿。世故坠横流,与君哀路穷。

相顾无死节,蒙恩逐殊封。天波洗其瑕,朱衣备朝容。

一别凡十年,岂期复相从。馀生得携手,遗此两孱翁。

群迁失莺羽,后凋惜长松。衰旅难重别,凄凄满心胸。

遇胜悲独游,贪奇怅孤逢。禽尚彼何人,胡为束樊笼。

吾师度门教,投弁蹑遐踪。

()

努力起周程,将观圣道明。非年此人死,在世耻予生。

积善仍无后,潜光未有名。安从叩冥漠,空复泪纵横。

()

谢家传玉树,倾盖即依然。谏草犹存笥,琴尊半在船。

莲花分幕静,杨柳挂帆偏。若是过牛渚,长歌夜月前。

()

沟中老弱转流尸,夫不容妻母弃儿。

常得民愚犹是幸,不然死等更何为。

布衣空有蒿莱泪,肉食方多妾马思。

君也天心省民数,未加死所又何辞。

()

贪睡能无起,挑灯强未残。

舂声忙野店,月色澹柴门。

又蹈黄尘路,前追红叶村。

秋衣那敢薄,病骨自难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