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代北燕南

满江红·代北燕南

代北燕南,应不隔、月明千里。谁相念、胭脂山下,悲哉秋气。小立乍惊清露湿,孤眠最惜浓香腻。况夜鸟、啼绝四更头,边声起。

销不尽,悲歌意。匀不尽,相思泪。想故园今夜,玉阑谁倚。青海不来如意梦,红笺暂写违心字。道别来、浑是不关心,东堂桂。

()

译文

你我天南地北,然而却不能阻隔千里明月,天涯此时。我伫立在寒夜风中,承受着这寒冷凄清,孤枕难眠。已近四更,城乌夜啼,边声四起,此刻谁又在远方挂念塞外苦寒的我呢?

悲歌不胜消受,悲泪暗流不止,在家乡的故园里,谁又在独倚着栏杆同样神伤呢?只恨无梦可慰相思,唯以违心之字的书信自慰。

注释

满江红:词牌名,又名《上江虹》、《念良游》、《伤春曲》。九十三字,前片四十七字,八句,四仄韵;后片四十六字,十句,五仄韵。用入声韵者居多,格调沉郁激昂。另有平声格,双调九十三字,前片八句四平韵,后片十句五平韵。

代北燕南:泛指山西、河北一带。代北,原指汉、晋时期之代郡,唐以后之代州北部等。燕南,泛指黄河以北之地。

胭(yān)脂(zhī)山:即燕支山。在古匈奴境内,以产燕支(胭脂)草而得名因其地水草丰美,宜为畜牧,是为塞外之宝地。古诗中多代指值得怀念之地。

秋气:指秋日的凄清、肃杀之气。

边声:指边境上羌管、胡茄、角号等诸多声响。

匀(yún):抹。

青海:本指青海省内之最大的咸水湖,北魏时始用此名。后以之喻边远荒漠之地。

红笺(jiān):红色笺纸,多用以题写诗词等,这里是指书写信札。

浑是:全是。

东堂桂:因科举考试而及第称为“东堂桂”。

满江红·代北燕南 创作背景

  康熙二十二年(1683)秋,纳兰性德随扈五台山。在一个月夜里,词人因怀念妻子辗转难眠,为了表达对妻子的思念之情,故作下此词。

  这首词以明月为媒介,以月之照临千里之外的闺房与边地想到了千里之外的亲人,表达了词人对妻子的思念之情。

  词的上阕前两句写千里共明月之意,接下两句写此时独自伤悲的心情,再二句描绘相思的情景,结处则以此刻边声、乌啼烘托相思之苦之无助。月的力量是无形又有形的,月光同时弥补了两地难以逾越的距离,使词人的思绪飞跃于两地之间,频频更换的场景模糊了边地于闺房的界限。上片层层转进,曲折婉转。

  下阕进一步诉说相思的痛苦。前四句说悲歌不胜消受,悲泪暗流不止,其相思之苦状如此,奈何奈何?下二句又假想妻子也在为别离而伤感,再二句怨恨无梦可慰相思之痛,只有以违心之字的书信聊以自慰。最后二句宕开,是“违心字”的延伸。以思妇之口,道出了征人的不关心思念自己。语虽平淡,但却更显情致绵长深婉。因遥远的距离之隔产生的抱怨于误解恰恰表现出了与妻子感情笃挚、意气相投的底蕴。

  全词意象繁密,情感细腻,在缠绵悱恻的思念中平添了慷慨悲凉之气。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猜你喜欢

伯祖刚简公榕阴图,先君肯堂翁常欲鑱石,

因循至今。一日震雷从家弟震载观,

则名公巨笔联编盈轴,益知我公大节起敬慕於易世之未歇者如此。

虽名光史册,而图不多见,

不得无余恨,迺追和自述并名笔勒之石。

侄孙震雷顿首。霅川疑狱独承当,

敬远炎炎即馆凉。帝子几曾谋不道,

相臣自弗肯包荒。李猫初劾犹全命,

梁犬重评竟断肠。甘死如饴行素志,

岂知流入杀青香。

()

协民本中则,折狱尚慈良。稽古列嘉师,利见休无疆。

圣化孚九服,帝德光四方。颓风距浇季,俗吏等寻常。

卫顗惜悬命,博士奏施行。皋陶惟迈德,千载扬芬芳。

()

两翁相遇逢佳节。正值柳绵飞似雪。便须豪饮敌青春,莫对新花羞白发。

人生聚散如弦筈。老去风情尤惜别。大家金盏倒垂莲,一任西楼低晓月。

()

阮公天性逸,傲睨出风尘。长啸入苏门,遇此异代人。

世事了不答,终古徒自陈。意尽还山半,清音流涧滨。

()

太白入房天示儆,丞相三公俱有

()

五里十亭子,下山忘险艰。爱此溪山晴,故作乘筏还。

寒沙束回湍,下见文石斑。旭日来映之,浮动水石间。

吾徒二三子,坐稳兴何閒。方过蓝渡桥,复见落石湾。

落石势已奇,况此清流环。松萝挂绝壁,古色照我颜。

前林正丹黄,烟郭粘远山。我欲留此石,一杯酬潺湲。

襆被叩上方,待月同跻攀。

()

追我于天目,因而上白岳。葛衫芒草鞋,高坐享天乐。

败石齧鞋耳,罡风剪衣角。一味恋冥鸿,何曾伴鸠鸴。

()

慈云岭下拜郊台,表里湖山绣画开。十载西风动禾黍,行人休忆翠华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