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回乡偶书二首·其一。唐代。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我在年少时离开家乡,到了迟暮之年才回来。我的乡音虽未改变,但鬓角的毛发却已经疏落。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的。他们笑着询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
偶书:随便写的诗。偶:说明诗写作得很偶然,是随时有所见、有所感就写下来的。
少小离家:贺知章三十七岁中进士,在此以前就离开家乡。老大:年纪大了。贺知章回乡时已年逾八十。
乡音:家乡的口音。无改:没什么变化。一作“难改”。鬓毛:额角边靠近耳朵的头发。一作“面毛”。衰(cui):减少,疏落。鬓毛衰:指鬓毛减少,疏落。
相见:即看见我;相:带有指代性的副词。不相识:即不认识我。
笑问:一本作“却问”,一本作“借问”。
贺知章在公元744年(天宝三载),辞去朝廷官职,告老返回故乡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时已八十六岁,这时,距他中年离乡已有五十多个年头了。人生易老,世事沧桑,心头有无限感慨。
这是一首久客异乡、缅怀故里的感怀诗。写于初来乍到之时,抒写久客伤老之情。在第一、二句中,诗人置身于故乡熟悉而又陌生的环境之中,一路迤逦行来,心情颇不平静:当年离家,风华正茂;今日返归,鬓毛疏落,不禁感慨系之。首句用“少小离家”与“老大回”的句中自对,概括写出数十年久客他乡的事实,暗寓自伤“老大”之情。次句以“鬓毛衰”顶承上句,具体写出自己的“老大”之态,并以不变的“乡音”映衬变化了的“鬓毛”,言下大有“我不忘故乡,故乡可还认得我吗”之意,从而为唤起下两句儿童不相识而发问作好铺垫。
三四句从充满感慨的一幅自画像,转而为富于戏剧性的儿童笑问的场面。“笑问客从何处来”,在儿童,这只是淡淡的一问,言尽而意止;在诗人,却成了重重的一击,引出了他的无穷感慨,自己的老迈衰颓与反主为宾的悲哀,尽都包含在这看似平淡的一问中了。全诗就在这有问无答处悄然作结,而弦外之音却如空谷传响,哀婉备至,久久不绝。
就全诗来看,一二句尚属平平,三四句却似峰回路转,别有境界。后两句的妙处在于背面敷粉,了无痕迹:虽写哀情,却借欢乐场面表现;虽为写己,却从儿童一面翻出。而所写儿童问话的场面又极富于生活的情趣,即使读者不为诗人久客伤老之情所感染,也不能不被这一饶有趣味的生活场景所打动。
杨衡《对床夜语》诗云:“正是忆山时,复送归山客。”张籍云:“长因送人处,忆得别家时。”卢象《还家诗》云:“小弟更孩幼,归来不相识。”贺知章云:“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语益换而益佳,善脱胎者宜参之。
贺知章(659—744),字季真,号四明狂客,汉族,唐越州(今绍兴)永兴(今浙江萧山)人,贺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著名的《咏柳》、《回乡偶书》两首脍炙人口,千古传诵,今尚存录入《全唐诗》共19首。
出入不离手,行藏赖尔扶。莫辞行路远,应念老人孤。
下水测深浅,探朋窥有无。待看仙诏下,携汝上清都。
咏杖头童子。明代。章志宗。 出入不离手,行藏赖尔扶。莫辞行路远,应念老人孤。下水测深浅,探朋窥有无。待看仙诏下,携汝上清都。
乘桴默契。便休休倦役,结茅归里。一任貔貅威镇,虎韬熊略,旌麾争起。赳赳成何济。只赢得、玉颜先弊。覆手一场空,过眼繁华虚矣。争似乐然从己。赏花浓上苑,鱼游春水。满泛红潮美。且郁陶襟怀,青门歌吹。醉卧东风里。看隋堤柳摇金蕊。放适簪缨,乱铺苍翠。
莺穿柳。金朝。长筌子。 乘桴默契。便休休倦役,结茅归里。一任貔貅威镇,虎韬熊略,旌麾争起。赳赳成何济。只赢得、玉颜先弊。覆手一场空,过眼繁华虚矣。争似乐然从己。赏花浓上苑,鱼游春水。满泛红潮美。且郁陶襟怀,青门歌吹。醉卧东风里。看隋堤柳摇金蕊。放适簪缨,乱铺苍翠。
宝塔窗开日影南,偶瞻龙象一停骖。含元气满三千界,舍利光摇五百龛。
袅袅阆风随远步,濛濛花雨散微酣。上乘别有通玄理,岂独僧家不解参。
登报恩寺塔次联句韵。明代。边贡。 宝塔窗开日影南,偶瞻龙象一停骖。含元气满三千界,舍利光摇五百龛。袅袅阆风随远步,濛濛花雨散微酣。上乘别有通玄理,岂独僧家不解参。
卧治韶阳钁铄翁,别来春色满南中。庆馀玉树连枝秀,籍许金闺奕叶通。
小技雕虫惊自斲,大方家法让谁工。新诗首首堪传颂,媲美还将列正风。
翁字韵四首一首原韵谢唐铁翁惠碧桃二首赠别桂阳范伯宁三首美铁翁四首病中自广 其三。明代。符锡。 卧治韶阳钁铄翁,别来春色满南中。庆馀玉树连枝秀,籍许金闺奕叶通。小技雕虫惊自斲,大方家法让谁工。新诗首首堪传颂,媲美还将列正风。
七尺顽躯多少事。浮生没个闲田地。借得桐江丝一缕。
凭君计。要将白日竿头系。
一笑水云忘世味。五湖是我安身处。梦在沧洲家在水。
醒还醉。任他海月空来去。
渔家傲 志渔卷。明代。陈霆。 七尺顽躯多少事。浮生没个闲田地。借得桐江丝一缕。凭君计。要将白日竿头系。一笑水云忘世味。五湖是我安身处。梦在沧洲家在水。醒还醉。任他海月空来去。
北望任城近,沙原有废村。堵高蜂穴在,屋破燕巢存。
驿舍丁夫急,漕舟鼓角喧。岸东有僧寺,牢落赋鸡豚。
次韵师家庄闸。明代。周伦。 北望任城近,沙原有废村。堵高蜂穴在,屋破燕巢存。驿舍丁夫急,漕舟鼓角喧。岸东有僧寺,牢落赋鸡豚。
情人一见若披云,向暮江村柳絮纷。曾客五陵衣短褐,尚馀双泪洒高旻。
梦回芳草天涯远,卧听邻鸡晓漏分。莫忘对床风雨话,湖山他日更期君。
赠莫休倩。明代。薛始亨。 情人一见若披云,向暮江村柳絮纷。曾客五陵衣短褐,尚馀双泪洒高旻。梦回芳草天涯远,卧听邻鸡晓漏分。莫忘对床风雨话,湖山他日更期君。
云衲来归未祓尘,尺书落手见情真。三峰庵下看明月,百丈山中忆故人。
白葛含风升缕密,绿花瀹雪水源新。摩挲石刻成三绝,相送茅檐一笑春。
奉谢恽东阳见贶白葛水源茶百丈诸石刻墨本二首 其二。元代。吴景奎。 云衲来归未祓尘,尺书落手见情真。三峰庵下看明月,百丈山中忆故人。白葛含风升缕密,绿花瀹雪水源新。摩挲石刻成三绝,相送茅檐一笑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