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远翠眉长。高处凄凉。菊花清瘦杜秋娘。净洗绿杯牵露井,聊荐幽香。
乌帽压吴霜。风力偏狂。一年佳节过西厢。秋色雁声愁几许,都在斜阳。
浪淘沙·九日从吴见山觅酒。宋代。吴文英。 山远翠眉长。高处凄凉。菊花清瘦杜秋娘。净洗绿杯牵露井,聊荐幽香。乌帽压吴霜。风力偏狂。一年佳节过西厢。秋色雁声愁几许,都在斜阳。
“山远”两句,叙景随情移。“翠眉”,青翠的山气。此言秋日重阳本是登高揽胜的好时节,但因为词人心情抑郁,即使远望寒山虽是空蒙蒙地带着青翠欲滴的山气,在他心目中也是感到凄凄凉凉,使他不忍细睹。“菊花”一句,以人拟菊。“杜秋娘”,泛指美丽动人的歌妓。此言秋菊傲霜迎风,枝干细长,好像一位婀娜多姿的歌妓一样楚楚动人。“净洗”两句,房中插菊,点重阳(九日)景色。词人说:我将绿玉杯洗涤得干干净净,并打来清冽的井水放进杯中,插上我为您专门(指吴见山)摘来的菊花,拿来您这儿,让它散发出阵阵清香吧。
“乌帽”两句,写自己已老。言自己虽然用黑色的帽子遮盖住白头发,以免显露出自己的老态来,但是秋风狂劲,仍旧不时地要从头上的“乌帽”中,吹飘出白发来。“一年”一句,直叙去吴见山家饮酒。词人说:我在这一年中的重阳佳节,就在老朋友家的西厢房中醉酒度过去算了。“秋色”两句,写自己心中抑郁,愁闷的原因。“秋色”、“雁声”与“斜阳”,都是词人对景思亲,感慨自身已入暮年却仍羁旅在外的哀愁的根源,所谓触景生情也。故周邦彦《玉楼春》词有“烟中列岫青无数,雁背夕阳红欲暮”之叹;而元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中也有“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哀伤;李商隐也有“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哀叹。这些与梦窗此词的结尾两句,何其相似。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与贾似道友善。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
两行客泪愁中落,万树山花雨后残。
君到扬州见桃叶,为传风水渡江难。
京口送朱昼之淮南(一作寄赠妓人)。唐代。李涉。 两行客泪愁中落,万树山花雨后残。君到扬州见桃叶,为传风水渡江难。
短短长长柳,疏疏密密杉。
秧深先熟稻,叶贵再眠蚕。
御暑乌油伞,伤春白贮衫。
乡风尽江右,魂梦莫湘南。
宿机关报喻县戏为俳礼。宋代。黄彦平。 短短长长柳,疏疏密密杉。秧深先熟稻,叶贵再眠蚕。御暑乌油伞,伤春白贮衫。乡风尽江右,魂梦莫湘南。
所学近雕虫,知难谒至公。徒随众人后,拟老一生中。
间岁家书到,经荒世业空。心悬沧海断,梦与白云通。
玉漏声连北,银河气极东。关门迢递月,禁苑寂寥鸿。
地广身难束,时平道独穷。萧条苔长雨,淅沥叶危风。
久愧干朝客,多惭别钓翁。因依非不忝,延荐况曾蒙。
与善应无替,垂恩本有终。霜天摇落日,莫使逐孤蓬。
长安书怀投知己(一作投邢员外)。唐代。李频。 所学近雕虫,知难谒至公。徒随众人后,拟老一生中。间岁家书到,经荒世业空。心悬沧海断,梦与白云通。玉漏声连北,银河气极东。关门迢递月,禁苑寂寥鸿。地广身难束,时平道独穷。萧条苔长雨,淅沥叶危风。久愧干朝客,多惭别钓翁。因依非不忝,延荐况曾蒙。与善应无替,垂恩本有终。霜天摇落日,莫使逐孤蓬。
山水情缘奈老狂,追寻古迹已伥伥。正疑丹井终埋土,直问盘松始放秧。
峨鼻一峰临越绝,龙池六月挂扶桑。欣然便欲移家去,不坐并州忆故乡。
再上云门仍次前韵得八首 其三。明代。刘宗周。 山水情缘奈老狂,追寻古迹已伥伥。正疑丹井终埋土,直问盘松始放秧。峨鼻一峰临越绝,龙池六月挂扶桑。欣然便欲移家去,不坐并州忆故乡。
索索叶自雨,月寒遥夜阑。马嘶车铎鸣,群动不遑安。
有人梦超俗,去发脱儒冠。平明视清镜,正尔良独难。
戏答俞清老道人寒夜三首 其一。宋代。黄庭坚。 索索叶自雨,月寒遥夜阑。马嘶车铎鸣,群动不遑安。有人梦超俗,去发脱儒冠。平明视清镜,正尔良独难。
古来游客谩西东,领会谁如我与公
露坐绳床天不尽,绝胜帘雨栋云中。
次韵曾仲躬侍郎同登伏龟二绝。宋代。范成大。 古来游客谩西东,领会谁如我与公露坐绳床天不尽,绝胜帘雨栋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