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商妇怨

菩萨蛮·商妇怨

春时江上帘纤雨。张帆打鼓开船去。秋晚恰归来。看看船又开。

嫁郎如未嫁。长是凄凉夜。情少利心多。郎如年少何。

()

译文

春天的江上飘着细雨,扬帆击鼓船离去。深秋月夜恰好归来,匆匆停靠船又开走了。

嫁了丈夫好像没有嫁,长守凄凉的夜晚。利欲熏心情意薄,青春易逝皆蹉跎。

注释

菩萨蛮:词牌名,又名《子夜歌》《重叠金》《花溪碧》,双调四十四字,用韵两句一换,凡四易韵,平仄递转。

商妇:商人的妻子。

廉纤:细微。

看看:转眼之间。

利心:追逐金钱利益之心。

郎如年少何:郎该怎样对那青春年少的女子呢?

菩萨蛮·商妇怨 创作背景

  江开在一次外出办事的时候,住在一条船上。当他在岸上散步,欣赏江上夜景的时候,偶然听到有女人唏嘘的声音。江开便问她为何独自在此伤心。少妇便诉说原委。江开听后甚是同情,回来后便写了这首词。

  商妇问题,是利欲与人情之间矛盾冲突的一个尖锐的问题。诗词作者人人都很重感情,同时又都鄙薄利欲,因而在他们笔下就有许多描写这类题材的作品。最有代表性的,是李益的《江南曲》:“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诗中用“嫁与弄潮儿”的痴想表达商妇的痛苦,感情至为深切。江开此词虽不及李诗的含蓄隽永,但由于篇幅较长,因而对感情的剖析却更加细致。

  章法安排上,这首词前半片偏重叙事,后半片偏重抒情,层次井然,条理清晰。上半片叙述商人的丽次外出:“春时江上廉纤雨,张帆打鼓开船去。”“秋晚恰归来,看看船又开。”中间虽有“秋晚恰归来”一句,但说“恰归来”,说“船又开”,可见其间的间隔是极短暂的。因此,上半片其实就是“朝朝误妾期”的具体描述。

  下半片抒情,吐露的是商妇情绪的三个方面:“嫁郎如未嫁,长是凄凉夜”倾诉守空房的孤独;“情少利心多”指责商人情薄;“郎如年少何”慨叹青春虚度。不过,读这首词,我们不仅要看到它条理极清楚,还应当看到它照应极严密。比如,上半片说“春时”出去,“秋晚”归来,那么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商妇是独守空房的,何况眼下“看看船又开”,这一出去,不知何时才能回来。这些描写,实际上就是“嫁郎如未嫁,长是凄凉夜”的最具体、最生动的反映。上半片中关于春去秋归的叙述,实际上是商人全年行踪的概括,而结尾处“郎如年少何”所抒发的青春难久的感叹,就正是一年年韶华虚度的必然结果。《七颂堂词绎》说:“古人多于过变乃言情,然其意已全于上段。若另作头绪,不成章矣。”这首《菩萨蛮》上、下两片分工明确,但下片之情全本上片,上片之事又处处含情。其布局之精巧,可谓如出天工。

  这首词的用字也很有表现力,如:首句写别离的时令气候:“春时江上廉纤雨”,春天是人们最动感情的时候,适于此时离别,已经倍觉伤神;不料又遇上“廉纤雨”,淅淅沥沥,自然更添凄凉。第三句用“秋晚”二字渲染衰飒的环境气氛,同时又正好成为主人公内心世界的写照。另外,这一句说“秋晚恰归来”,下一句接写“看看船又开”,“恰”字同“又”字的配合,对主题的表达也极有力量。再说,“看看”二字传达女主人公在商人又将离去时的心理,使读者看到她前番离情未酬,此番分手在即时怯别的情绪,也极富形象性和表现力。又如,上半片连用两次“开船”,构成商人不断离去的气氛,下半片中“嫁郎如未嫁”、“情少利心多”两句各自形成对比,在揭不人物内心世界方面,也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江开

江开(jiāng kāi),生卒年不详,字开之,号月湖,安徽省庐江县人。道光十五年(1835)举人,官陕西咸阳知县,诗、书、画皆精。主要代表作:《菩萨蛮·商妇怨》

猜你喜欢

素节清名玉不如,忽承优诏赐閒居。青坊旧振郎官笔,金匮新藏史氏书。

归橐人嗟一羽重,悬车谁及二毛初。黄花翠竹温州郭,晏岁高情乐有馀。

()

仰诉天公雨太多,才方欲住又滂沱。九关虎豹还知否,烂尽田中白死禾。

()

都门秋色满旌旗,祖帐容陪醉御卮。

功业特高嘉祐末,精神如破贝州时。

匣中宝剑胜霜锷,海上仙桃压露枝。

昨日更闻褒诏下,别刊名姓入烝彝。

()

枝头已是送春来,怀抱何妨试割开。

满园若欲俱开遍,须倩杯觞日日催。

()

绍兴圣主垂衣裳,倬然文治昭天章。已闻华封祝尧帝,岂但畏垒歌庚桑。

千秋此日纪佳节,万岁群臣称寿觞。帘前宫扇交翡翠,仗下宝马屯飞黄。

昭容引仪近日月,御史执法严风霜。九宾无哗胪句肃,剑佩俨雅趋侯王。

一声鸣跸传朱辇,千官赐宴趋文昌。湛露尊罍均渥泽,薰风弦管迓休祥。

浩唱充庭云不动,繁花压帽春风光。可怜欢声正四合,不觉暮色来苍苍。

轩驺散去九衢闹,朝衣醉沥馀淋浪。小臣病著不能起,但听广乐风声长。

()

吾闻黄帝张乐洞庭野,始意庄生言故假。

又闻湘灵鼓瑟进玄螭,亦意屈子夸厥辞。

属行洞庭四月半,南风三日吹不断。

黄昏犹是天陆离,午夜忽成云片段。

病夫数起不知睡,数起侧听仍熟视。

恍疑帝乐尚铿鍧,又谓湘弦发幽閟。

乃知二子元非虚,吾闻自用耳目拘。

须臾月落天向晓,依旧南风波浩渺。

()

风号紧紧闭柴门,榾柮炉边了不闻。

窗外月明谁是主,输渠梅竹自平分。

()

旋剔银灯,高褰斗帐。孜孜地、看伊模样。端相一饷,揉搓一饷。不会得、知他甚家娘养。
不见些儿,行思坐想。分飞后、怎生□向。天天若许,长长偎傍。顶戴著、一生也即不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