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宫曲·晓起

蟾宫曲·晓起

恨无端报晓何忙。

唤却金乌,飞上扶桑。

正好欢娱,不防分散,渐觉凄凉。

好良宵添数刻争甚短长?

喜时节闰一更差甚阴阳?

惊却鸳鸯,拆散鸾凰。

犹恋香衾,懒下牙床。

()

译文

猛然间窗外传来声声报晓,怎不叫人心头着恼?

那报晓声唤出了太阳,在云树间挂得高高。

欢情正浓,不想分别时刻已到,心头渐渐被愁意笼罩。

千金良宵,再添数刻时分,老天又何必计较?销魂时节,就是多饶一更,想来也不妨大道。

如今恩爱的鸳鸯心惊胆跳,和美的情侣分道扬镳。

叫人舍不得离开被窝,好久才懒懒地着衣下床,挨一刻一刻是好。

注释

金乌:太阳。旧传日中有三足乌,故以“金乌”代日。

扶桑:神树名。《山海经》说它高三百里,植于咸池之中,树上可居十个太阳。

闰:在正常的时间中再增加出时间。阴阳:大道,此指道理。

牙床:象牙床。

  这首曲中的“晓起”,意味着男女情侣的“惊却”与“拆散”。起首一句点出“晓”字,就表现出强烈的感情和心绪。晨鸡报晓,本不值得大惊小怪,作者在前着一“无端”,在后怨一“何忙”。前者说明了“欢娱”的投入,后者则预示了“分散”的逼近。“唤却金乌,飞上扶桑”是对旭日东升的艺术性说法,也有讳言早晨来临的意味。这是作者《青楼十咏》中的一首,因为是露水夫妻,所以晓起有如此不舍。但全曲无浮浪轻薄之意,感情可谓深挚。元散曲在社会上的传播,青楼歌咏也颇起了一番作用。因此作者选上这样的题目,郑重其事地进行创造,是不该非议或奇怪的。

  作者将“晓起”的“起”字仅在最后两句完成,在此前铺垫了良宵苦短、分别在即的背景,屡述了这一特定场景下惆怅惊惋、难分难舍的细腻心情,构思颇为新颖。尤其是“好良宵”、“喜时节”两句对仗,更是表现出有情人之间依依不舍的至文妙语。以后贯云石有《红绣鞋·欢情》:“挨着靠着云窗同坐,偎着抱着月枕双歌,听着数着愁着怕着早四更过。四更过情未足,情未足夜如梭。天哪更闰一更儿妨什么。”末句颇为人称道,殊不知实是该曲开了先河。

徐琰

徐琰(约1220~1301年),字子方(一作子芳),号容斋,一号养斋,又自号汶叟,东平(今属山东省)人。元代官员、文学家,“东平四杰”之一。少有文才,曾肆业于东平府学。元代东平府学宋子贞作新庙学,请前进士康晔、王磐为教官,教授生徒几百人,培养的闫复、徐琰、孟祺、李谦等号称元“东平四杰”,学成入仕后,皆为元初名宦。

猜你喜欢

道在何妨拙,身安一任贫。

已知如意事,不逐苦吟人。

瀑布空山月,梅花破屋春。

奚囊有佳句,未肯寄朝绅。

()

击壤歌,击壤歌,

仰观俯察如吾何。西海摩月镜,

东海弄日珠。一声长啸天地老,

请君听我歌何如。君不见丹溪牧羊儿,

服苓餐松入金华。又不见武陵捕鱼者,

舣舟绿岸访桃花。高人一去世运倾,

或者附势类饥鹰。况是东方天未白,

非鸡之鸣苍蝇声。朝集金张暮许史,

蠛蠓镜里寄死生。犀渠象弧谐时好,

干将镆铘埋丰城。失固不足悲得亦不足惊。

秋花落后春花发,世间何物无枯荣。

十年漂泊到如今,一穷殆尽猿投林。

平生舒卷云无心,仪舌纵存甘喑喑。

噫吁嘻!豪猪靴,

青兕裘,一谈笑顷即封侯。

后鱼才得泣前鱼,予之非恩夺非雠。

眼前富贵须看法和,吾将老矣行且休。

休休休,俯视八尺躯,

沧海渺一粟。忆昔垂九龄,

牵衣觅李栗。回头华发何萧萧,

百年光阴如转烛。乃歌曰:不编茅兮住白云,

不脱蓑兮卧黄犊。仰天拊缶兮呼乌乌,

手持鸱夷兮荐醽醁。乃赓载歌曰:招夷齐兮采薇,

拉园绮兮茹芝。折简子陵兮羊裘披,

移文灵均兮佩琼枝。敢问诸君若处庙廊时,

食前方丈、侍妾数百得志为之而弗为。

()

兰台使者远承恩,仗节驰驱到海门。绣斧一临氛祲尽,万家桃李醉春暄。

()

君恶奢华意不欢,一言从俭亦何难。

但能和乐同琴瑟,未必恩情在绮纨。

()

秋夜静,苦啼螀。愁牵闺思到辽阳。衣裳捣去浑无力,一忆征人一断肠。

()

山暝飞群鸟,川长泛四邻。烟归河畔草,月照渡头人。

朋友怀东道,乡关恋北辰。去留无所适,岐路独迷津。

()

闷来咄咄向空书,怪底年来每事疎。

著脚左如旋磨议,进身难似上竿鱼。

不逢贤者休弹铗,谩说侯门可曳裾。

毕竟归农为上策,买将蓑笠去耕锄。

()

晨炊畬粟荐园蔬,默计生涯已有馀。举世方誇稽古力,满怀空贮活人书。

闷呼赤脚行沽酒,出遣苍头旋僦驴。不为归休习疏懒,爱闲元与市朝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