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蟆虽水居,水特变形貌。强号为蛙哈,于实无所校。
虽然两股长,其奈脊皴皰。跳踯虽云高,意不离泞淖。
鸣声相呼和,无理只取闹。周公所不堪,洒灰垂典教。
我弃愁海滨,恒愿眠不觉。叵堪朋类多,沸耳作惊爆。
端能败笙磬,仍工乱学校。虽蒙勾践礼,竟不闻报效。
大战元鼎年,孰强孰败桡。居然当鼎味,岂不辱钓罩。
余初不下喉,近亦能稍稍。常惧染蛮夷,失平生好乐。
而君复何为,甘食比豢豹。猎较务同俗,全身斯为孝。
哀哉思虑深,未见许回棹。
答柳柳州食虾蟆。唐代。韩愈。 虾蟆虽水居,水特变形貌。强号为蛙哈,于实无所校。虽然两股长,其奈脊皴皰。跳踯虽云高,意不离泞淖。鸣声相呼和,无理只取闹。周公所不堪,洒灰垂典教。我弃愁海滨,恒愿眠不觉。叵堪朋类多,沸耳作惊爆。端能败笙磬,仍工乱学校。虽蒙勾践礼,竟不闻报效。大战元鼎年,孰强孰败桡。居然当鼎味,岂不辱钓罩。余初不下喉,近亦能稍稍。常惧染蛮夷,失平生好乐。而君复何为,甘食比豢豹。猎较务同俗,全身斯为孝。哀哉思虑深,未见许回棹。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幽窅无人迹,虚空见远天。
雪深山气伏,崖断树根悬。
乌鸟翻身入,狐狸放胆眠。
老夫多脚力,更欲上层巅。
幽窅。元代。王冕。 幽窅无人迹,虚空见远天。雪深山气伏,崖断树根悬。乌鸟翻身入,狐狸放胆眠。老夫多脚力,更欲上层巅。
茅舍竹椽短,不劳朱恶施。
高无神鬼瞰,贫与子孙宜。
近古意全朴,当风势亦危。
梅花有幽致,一树隔疎篱。
茅屋。宋代。薛嵎。 茅舍竹椽短,不劳朱恶施。高无神鬼瞰,贫与子孙宜。近古意全朴,当风势亦危。梅花有幽致,一树隔疎篱。
秋日悬光八使来,笙歌十里郡筵开。
六朝草色铺堤路,九日花香泛酒杯。
红袖歌长凝粉黛,紧微诗久蔽尘埃。
贤人此会知无尽,不畏年华似箭催。
上齐山。宋代。曾会。 秋日悬光八使来,笙歌十里郡筵开。六朝草色铺堤路,九日花香泛酒杯。红袖歌长凝粉黛,紧微诗久蔽尘埃。贤人此会知无尽,不畏年华似箭催。
支策翳然林水间,萧疏神韵淡风烟。沧浪亭畔各分手,杜宇声中恰一年。
自昔风人裁一骨,于今扪膝亦么弦。试看堂上百千海,馀子浮沤却未全。
草堂诗 其十二。宋代。喻汝砺。 支策翳然林水间,萧疏神韵淡风烟。沧浪亭畔各分手,杜宇声中恰一年。自昔风人裁一骨,于今扪膝亦么弦。试看堂上百千海,馀子浮沤却未全。
几年寂寞掩柴扃,抱膝长吟竹下亭。不向参同论纳甲,且将耘耔付添丁。
思玄赋罢惊遥举,止酒诗成恨独醒。却笑春风两蓬鬓,飘萧无复旧时青。
次亭字韵诗呈秀野丈兼简王宰三首 其三。宋代。朱熹。 几年寂寞掩柴扃,抱膝长吟竹下亭。不向参同论纳甲,且将耘耔付添丁。思玄赋罢惊遥举,止酒诗成恨独醒。却笑春风两蓬鬓,飘萧无复旧时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