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辰八月辞故里 \\ 将入武林

甲辰八月辞故里 \\ 将入武林

国亡家破欲何之?西子湖头有我师。

日月双悬于氏墓,乾坤半壁岳家祠。

惭将赤手分三席,敢为丹心借一枝。

他日素车东浙路,怒涛岂必属鸱夷!

()

译文

国亡家破之际我能到哪去呢?西子湖畔有我的榜样。(于谦和岳飞的墓都在西湖边))

于忠肃(于谦)的功绩可与日月同辉,岳武穆曾经保住了宋朝半壁江山,朝廷给他在西湖边建了祠庙。

很惭愧我抗清复明大业未成,手无寸功,却想和这两位葬在一起。我凭借一颗赤诚之心,想在西子湖畔有一处我的安息之地。

以后有那么一天,在很多素车白马赶到浙东来向我吊丧的路上,东海将会掀起愤怒的狂涛,那狂涛难道是葬在鸱夷里的伍子胥所化的吗?

注释

日月句:日月,指明朝,也有光辉的意思。于氏,指于谦,见于谦《出塞》作者简介。

乾坤句:乾坤,天地。岳,指岳飞,见岳飞《送紫岩张先生北伐》作者简介。

赤手:空手。

借一枝:即借一枝栖,李义府《咏鸟》:“上林无限树,不借一枝栖”。

素车:素车白马,指送丧的行列。

怒涛句:鸱夷,革囊,《国语》:吴国忠臣申胥(伍子胥)死谏吴王,吴王不悦,“使取申胥之尸,盛以鸱夷而投之于江。”后人传说,伍子胥尸体投江之日,天也被激怒了,江潮特别汹涌,也有说怒潮是伍子胥的忠魂所化。

甲辰八月辞故里 \\ 将入武林 创作背景

  《甲辰八月辞故里》共两首,该诗为第二首。甲辰,指公元1664年(清康熙​三年)。是年七月,张煌言在其隐居处南田悬岙岛 (今浙江象山县南) 被俘,押至鄞县;八月初,解往杭州。临近出发的时候,为张煌言送行的有几千人,张煌言辞别故乡父老,赴杭就义。临行慷慨写下此诗。

  诗题辞故里,而诗人十分明白此去乃辞人世。面对死亡的命运,抗清英雄张煌言在诗中所抒发的,不是对生的留念,也不见半点悲戚。充塞全诗的是强烈的国家民族意识,以及身虽死而志不移的豪壮情怀。首联点题,述及辞故里、向杭州之行,且表明欲效民族英雄于谦、岳飞,魂归西湖。二三两联承此而展开,既表达对于、岳二人的景仰之情,又为自己能够为国家民族利益而献身感到自豪。尾联为全诗情感发展的高潮,慷慨悲壮之气震撼人心。

张煌言

张煌言(1620—1664年),字玄著,号苍水,鄞县(今浙江宁波)人,汉族,南明儒将、诗人,著名抗清英雄。崇祯时举人,官至南明兵部尚书。后被俘,遭杀害,就义前,赋《绝命诗》一首。谥号忠烈。其诗文多是在战斗生涯里写成,质朴悲壮,表现出作家忧国忧民的爱国热情,有《张苍水集》行世。张煌言与岳飞、于谦并称“西湖三杰”。清国史馆为其立传,《明史》有传。1776年(乾隆四十一年)追谥忠烈,入祀忠义祠,收入《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

猜你喜欢

雨馀秧马各相先,绿满平畴断复连。喜得人间机事息,桔槔閒在槿篱边。

()

六郎莲比貌,公子貌莲花。物我无宾主,琴尊自岁华。

西湖频入梦,净社未移家。坐爱溪边月,婵娟伴若耶。

()

燕人白君益,侠气追田剧。谈轻白璧双,诺少黄金百。

慷慨昔扬廷,子衿犹自青。撄鳞本孤愤,摺胁亦怀刑。

遥遥来戍越,渺渺孤弦筈。鹑衣自沓拖,鹤盖还胶轕。

高天月与云,比翼复离群。缓急谁能免,悲歌殊忆君。

()

步幛缘花歇,沉香烘柳枝。酒深明晕玉,风细罥游丝。

蛱蝶梦中煖,鸳鸯睡起疑。更堪云雾散,新月斗蛾眉。

()

懒云窝,醒时诗酒醉时歌。瑶琴不理抛书卧,无梦南柯。得清闲尽快活,日

月似撺梭过,富贵比花开落。青春去也,不乐如何?

  懒云窝,醒时诗酒醉时歌。瑶琴不理抛书卧,尽自磨陀。想人生待则么?富

贵比花开落,日月似撺梭过。呵呵笑我,我笑呵呵。

  懒云窝,客至待如何?懒云窝里和衣卧,尽自婆娑。想人生待则么?贵比我

高些个,富比我松些个,呵呵笑我,我笑呵呵。

()

貔虎直沙壖,严更护早眠。簇霜孤驿树,落日下江船。
暂去非吴起,终休爱鲁连。平羌无一术,候吏莫加笾。

()

举觞东望玉霄峰,万顷云涛雪塞空。

拥鼻自应多好句,褰裳便欲御长风。

际天江草如许碧,隔水山桃无限红。

李侯长句有家法,惊倒江楼一秃翁。

()

老去无心听管弦,病来杯酒不相便。

人生难得秋前雨,乞我虚堂自在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