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翁种栋野塘上,岁久根株如邓林。高标上拂星汉迥,长枝下盖千人阴。
气凌风雨力排荡,根盘厚地穷幽深。甬水回波恣润泽,龙山飞翠连萧森。
玄蚁移封不敢近,游龙挂影时兴霖。白鹤生子于其上,露下青天扬远音。
山翁依之结茆屋,百里亭亭望乔木。手校诗书课子孙,身备人伦化乡曲。
万石何惭古朴风,太丘善变浇漓俗。憩阴看山谁与语,投竿取鱼非所欲。
有子乘骢清四方,顾此讴吟意恒足。君不闻陶令五柳垂清风,王氏植槐生上公。
李翁之栋兼二美,家声世泽何终穷。
栋塘行赠李封君。明代。顾璘。 山翁种栋野塘上,岁久根株如邓林。高标上拂星汉迥,长枝下盖千人阴。气凌风雨力排荡,根盘厚地穷幽深。甬水回波恣润泽,龙山飞翠连萧森。玄蚁移封不敢近,游龙挂影时兴霖。白鹤生子于其上,露下青天扬远音。山翁依之结茆屋,百里亭亭望乔木。手校诗书课子孙,身备人伦化乡曲。万石何惭古朴风,太丘善变浇漓俗。憩阴看山谁与语,投竿取鱼非所欲。有子乘骢清四方,顾此讴吟意恒足。君不闻陶令五柳垂清风,王氏植槐生上公。李翁之栋兼二美,家声世泽何终穷。
顾璘(1476~1545)明代官员、文学家。字华玉,号东桥居士,长洲(今江苏省吴县)人,寓居上元(今江苏省南京市),有知人鉴。弘治间进士,授广平知县,累官至南京刑部尚书。少有才名,以诗著称于时,与其同里陈沂、王韦号称“金陵三俊”,后宝应朱应登起,时称“四大家”。著有《浮湘集》、《山中集》、《息园诗文稿》等。其曾评注杨士弘《唐音》。
柳垂翡翠条,花落胭脂瓣。绿窗绒缕淡,粉脸泪珠弹,洒竹成斑。宝钏松冰
腕,蛾眉淡远山。常言道好事多悭,陡恁的千难万难。
【梁州】卜龟卦铜腥玉笋,盼鸿书目断云山。别离情绪谁曾惯!这些时银筝
懒按,锦瑟慵弹,玉箫倦品,宝鉴羞观。病恹恹瘦损容颜,闷昏昏多少愁烦。
花钿坠懒贴香腮,衫袖湿镇淹泪眼,玉簪斜倦整云鬟。近间,坐间。用工夫
修下封鸳鸯缄,无处倩鱼雁。有万种凄凉不可堪,何日回还?
【骂玉郎】杨花满院东风散,恰才这微雨过燕莺闲,罗帏寂寞空长叹。春色
昏,情意懒,芳心惮。
【感皇恩】呀!则我这春意阑珊,莺老花残。一帘风,三月雨,五更寒。闪
的我鸾孤凤单,枕剩衾寒。梨花院,采茶歌,凭阑干。
【采茶歌】望长安,盼雕鞍,夕阳花草树遮山。叠翠堆岚凝望眼,则我这薄
情何处走云山?
【尾声】半帘红日愁天晚,一盏孤灯照夜阑,全不似当时旧风范。绣床又倦
攀,梳妆又意懒,瘦怯怯裙腰儿旋旋的趱。
【南吕】一枝花 离闷。元代。贯云石。 柳垂翡翠条,花落胭脂瓣。绿窗绒缕淡,粉脸泪珠弹,洒竹成斑。宝钏松冰腕,蛾眉淡远山。常言道好事多悭,陡恁的千难万难。 【梁州】卜龟卦铜腥玉笋,盼鸿书目断云山。别离情绪谁曾惯!这些时银筝懒按,锦瑟慵弹,玉箫倦品,宝鉴羞观。病恹恹瘦损容颜,闷昏昏多少愁烦。 花钿坠懒贴香腮,衫袖湿镇淹泪眼,玉簪斜倦整云鬟。近间,坐间。用工夫修下封鸳鸯缄,无处倩鱼雁。有万种凄凉不可堪,何日回还? 【骂玉郎】杨花满院东风散,恰才这微雨过燕莺闲,罗帏寂寞空长叹。春色昏,情意懒,芳心惮。 【感皇恩】呀!则我这春意阑珊,莺老花残。一帘风,三月雨,五更寒。闪的我鸾孤凤单,枕剩衾寒。梨花院,采茶歌,凭阑干。 【采茶歌】望长安,盼雕鞍,夕阳花草树遮山。叠翠堆岚凝望眼,则我这薄情何处走云山? 【尾声】半帘红日愁天晚,一盏孤灯照夜阑,全不似当时旧风范。绣床又倦攀,梳妆又意懒,瘦怯怯裙腰儿旋旋的趱。
海水缩,天风寒。一阳破坤,六阴生乾。君子之道日长,小人之道日消。
偈颂二十三首 其二十。宋代。释云岫。 海水缩,天风寒。一阳破坤,六阴生乾。君子之道日长,小人之道日消。
后阳山上郁岑岑,万籁松篁接洞阴。城市烟云相结带,山河表里尽交襟。
金汤虎豹横关塞,玉柱风岚变古今。谁道陆川非陆海,凭虚回首一登临。
陆川六景 其三 后阳叠嶂。明代。张子翼。 后阳山上郁岑岑,万籁松篁接洞阴。城市烟云相结带,山河表里尽交襟。金汤虎豹横关塞,玉柱风岚变古今。谁道陆川非陆海,凭虚回首一登临。
园庐已卜锦城东,乘驿归来更得穷。
只道骅骝开道路,岂知鱼鸟困池笼。
石犀祠下春波绿,金雁桥边夜烛红。
未死旧游如可继,典衣犹拟醉郫筒。
思蜀。宋代。陆游。 园庐已卜锦城东,乘驿归来更得穷。只道骅骝开道路,岂知鱼鸟困池笼。石犀祠下春波绿,金雁桥边夜烛红。未死旧游如可继,典衣犹拟醉郫筒。
闽山隐君徵不起,共把诗书淑乡里。坐看流光七十回,苍颜皓发如黄绮。
阿威玉斧绣衣裳,远寄新词劝寿觞。世间万事何足论共须,更醉三万六千场。
寿某隐君歌。明代。张弼。 闽山隐君徵不起,共把诗书淑乡里。坐看流光七十回,苍颜皓发如黄绮。阿威玉斧绣衣裳,远寄新词劝寿觞。世间万事何足论共须,更醉三万六千场。
疾病当治本,神医古难遭。
哀哉有限身,日与利欲鏖。
大嚼徒为贪,刻饮岂足豪。
淡薄以养寿,亦非慕名高。
家居自戒。宋代。陆游。 疾病当治本,神医古难遭。哀哉有限身,日与利欲鏖。大嚼徒为贪,刻饮岂足豪。淡薄以养寿,亦非慕名高。
旌旗垓下亦堪翻,战士其如忆故园;纵向江东收烬去,应无子弟到中原。
经乌江二首 其二。明代。张煌言。 旌旗垓下亦堪翻,战士其如忆故园;纵向江东收烬去,应无子弟到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