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帝城怀古

白帝城怀古

日落沧江晚,停桡问土风。

城临巴子国,台没汉王宫。

荒服仍周甸,深山尚禹功。

岩悬青壁断,地险碧流通。

古木生云际,归帆出雾中。

川途去无限,客思坐何穷。

()

译文

夕阳隐没苍茫的江水,天色已晚,停船探问当地乡俗土风。

城楼面临着古代的子爵巴国,高台乃是那湮没的蜀汉王宫。

这荒远地区仍属周朝的领域,深山里至今推崇大禹的丰功。

山岩陡峭好像青青墙壁中断,地势险峻下临清碧江水流通。

高大的古树挺立在白云边上,归来的船帆出现在浓浓雾中。

水行的旅途一去便无限遥远,旅客的愁思因此更无尽无穷。

注释

白帝城:遗址在今重庆市奉节县东,为东汉初公孙述所筑。

沧江:泛指江水。

土风:乡土歌谣或乐曲。

巴子国:古国名。

汉王宫:指永安宫,蜀汉先主刘备卒于此。

周甸:周朝甸服之国,意指周朝的领域。

禹功:指夏禹治水的功绩。

青壁:青色的山壁。

古木:一作“古树”。云际:云中。言其高远。

坐:因为。

白帝城怀古 创作背景

  这首诗当作于唐高宗调露元年(公元679年)陈子昂初次出蜀沿长江泛舟而下的连续行程中。

  根据诗题,此诗应为怀古诗,其实称之以“旅游诗”可能更恰当。此诗描写了这位年轻的西部人第一次进入中国中心区域(虽然仅在南方边缘)的旅程。他不断地回顾“巴”(四川),细心地寻访“周甸”(不包括四川),寻访“禹功”所覆盖的地区。他反复提到那些广泛的地理名称,仿佛这些名称本身就具有某种神奇的意义。他为这些地区的历史和古迹所倾倒。他在白帝城怀古,所缅怀的既不是历史事件,也不是盛衰过程,而是集中于与中国文化的中心区域相联系的古迹本身。

  由怀古而产生的忧伤很容易转换成孤独及思乡的情绪。与较老练诗人的修辞练习不同,陈子昂这首诗更多地与情绪的激发有关,而不是与技巧有关。他的旅行诗并不像王勃、卢照邻、骆宾王的同类诗,而更接近李百药的诗。诗中对句的排列比王勃、卢照邻的诗较不板滞。他的风格离开骆宾王的风格更远。骆宾王的怀古旅行诗用了高度矫饰的语言,即使最真诚的感情也会黯然失色,从而彻底破坏诗的情调。

  陈子昂描写自然景物的对偶句不似上官仪那样复杂,可是在这首诗中,这些对句也一铺到底,破坏了诗篇的流畅。此外,诗人还隐喻性地运用动词描写直观景象,表现了宫廷诗的一定影响。

陈子昂

陈子昂(约公元661~公元702),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字伯玉,汉族,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光宅进士,历仕武则天朝麟台正字、右拾遗。解职归乡后受人所害,忧愤而死。其存诗共100多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感遇》诗38首,《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7首和《登幽州台歌》。

猜你喜欢

去年冬至第一日,省墓人回船过急。不知两眼血乾无,使我时时为君泣。

()

玉斧修成宝月团。月中仍有女乘鸾。钗横鬓乱不胜寒。

白兔楼头风露迥,碧鸡祠下水云宽。相思两地共凭阑。

()

九月逢连雨,萧萧稳送秋。龙公无乃倦,客子不胜愁。

云气昏城壁,钟声咽寺楼。年年授衣节,牢落向他州。

()

绮园换劫,对树远连天,草萋迷渚。浪淘自古。剩年时禊事,暗随流去。

旧日桃花,付与谁家作主。漫凝伫。尽绿叶替枝,低黯无语。

人世如逝羽。一例沧桑,霎时歌舞。断肠信否。便玄都重到,怕迷门户。

种就清愁,燕麦无情漫与。篆香炷。镇相思,独眠孤戍。

()

一磴出林端,千峰次第看。长闲如未遂,暂到亦应难。

谷树云埋老,僧窗瀑影寒。自嫌心不达,向此梦长安。

()

晨飞晚未休,兰阁客吟愁。萧飒柳边挂,萦纡花底流。
声繁乍离籁,洒急不成沤。经夕江湖思,烟波一钓舟。

()

舞蝶庄生梦,啼鹃蜀帝魂。紫芝逢胜友,芳草想王孙。

小阁闻鸡唱,閒庭听鸟喧。晓烟迷麦陇,香雾锁柴门。

鱼戏青萍动,风吹碧叶翻。彩毫题玉柱,绿蚁引金尊。

乍摘葳蕤草,长依翡翠轩。避秦无绝境,何必问桃源。

()

簪裾丞相阁,林沼令君家。

烟曲香寻篆,杯深酒过花。

霏微烬沈水,馥郁渍榠柤。

愧乏相如赋,陪游吒后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