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山矗矗野田田,近是人烟远是邨。
鸟外疏钟灵隐寺,花边流水武陵源。
有逢即画原非笔,所见皆诗本不言。
看插秧栽欲忘返,杖藜徙倚至黄昏。
四月二十三日晚同太冲表之公实野步。宋代。洪炎。 四山矗矗野田田,近是人烟远是邨。鸟外疏钟灵隐寺,花边流水武陵源。有逢即画原非笔,所见皆诗本不言。看插秧栽欲忘返,杖藜徙倚至黄昏。
四周群山巍然矗立中间田野一片,近处都是人家远处隐约可见山村。
飞鸟去处时而传来灵隐寺的钟声,野花芬芳流水潺潺犹如武陵桃源。
一路所遇就是画原非笔墨能描摹,野游所见皆是诗本非语言能形容。
为看农夫田间插秧使我流连忘返,拄着藜杖时走时停不觉已到黄昏。
太冲、表之、公实:太冲,表之,其人未详;公实,指郑湛。
野步:野外散步。
矗(chù)矗:高耸貌。
田田:鲜碧貌。
近是人烟远是邨(cūn):用杜甫《悲青坂》“青是烽烟白是骨”句式。
灵隐寺:佛寺名,在杭州。
武陵源:地名,见陶渊明《桃花源记》,盖假托以为乐土者。
杖藜(lí):拄着手杖行走。杖,名词动用,藜,植物名,茎可为杖。
徙(xǐ)倚:徘徊。
这首诗不知写于何年。但从诗里所反映的生活情趣看,它很可能是洪炎晚年在临安(今浙江杭州)任职期间游赏近郊田园之作。从题目可知,此诗是诗人于初夏的傍晚同朋友们在郊野散步时,骋目所见、所闻和所想。
分外僧家好,如今更住山。都无城市闹,只有水云閒。
打供随缘后,罢参开净间。纷纷底荣宦,何事复相关。
寄仁□。宋代。韩淲。 分外僧家好,如今更住山。都无城市闹,只有水云閒。打供随缘后,罢参开净间。纷纷底荣宦,何事复相关。
野性从来只澹如,奉身求足不求馀。清风明月三间屋,赤轴黄签一架书。
午睡爱茶鱼眼细,春餐费笋锦皮疏。比惭多病仍多告,犹拟分司洛下居。
将就十章更献三首词虽愈拙诚即可矜或歌执事之风猷或导鄙人之情志愿宽捷给稍赐披寻 其三。唐代。李昉。 野性从来只澹如,奉身求足不求馀。清风明月三间屋,赤轴黄签一架书。午睡爱茶鱼眼细,春餐费笋锦皮疏。比惭多病仍多告,犹拟分司洛下居。
桃根桃叶斗春葩,《水调》河传穆护砂。
无限江南新乐府,君王独赏《后庭花》。
三阁词(二首)。明代。杨慎。 桃根桃叶斗春葩,《水调》河传穆护砂。无限江南新乐府,君王独赏《后庭花》。
飘零何足怪,丧乱故应宜。
炙手宁为盛,张罗未必衰。
篇章怀杜牧,游说鄙袁丝。
钟鼎山林事,胸中自有期。
清明日席上呈诸友。宋代。李处权。 飘零何足怪,丧乱故应宜。炙手宁为盛,张罗未必衰。篇章怀杜牧,游说鄙袁丝。钟鼎山林事,胸中自有期。
山阁多晚阴,断崖横瘦树。阑风江上来,泠然脆巾屦。
青藤不须携,前岗延旅伫。远畴引晴绿,势与鸡山互。
帕女汲泉归,墟童荷锄去。苗俗古难驯,时平亦有务。
丹砂白凿间,我辙当少住。
贵阳山中杂兴 其二。清代。李良年。 山阁多晚阴,断崖横瘦树。阑风江上来,泠然脆巾屦。青藤不须携,前岗延旅伫。远畴引晴绿,势与鸡山互。帕女汲泉归,墟童荷锄去。苗俗古难驯,时平亦有务。丹砂白凿间,我辙当少住。
雪夜功成罢鼓鼙,昌黎碑版照淮西。文章何意开谗妒,妇女偏能窃品题。
易代磨崖争日月,当年奋笔扫鲸鲵。只今苍碣斜阳外,频见游人驻马蹄。
平淮西碑。清代。邓汉仪。 雪夜功成罢鼓鼙,昌黎碑版照淮西。文章何意开谗妒,妇女偏能窃品题。易代磨崖争日月,当年奋笔扫鲸鲵。只今苍碣斜阳外,频见游人驻马蹄。
天高海阔,任翱翔尘外,白鸥黄鹤。蓦地西风吹客袂,湖上莼鲈曾约。
枫染林丹,葭飞渚雪。帆挂斜阳脚。蓬窗挥手,碧空烟净云薄。
遥忆邱水潺湲,叔牙山好,在根盘枝错。西晋东川多慷慨,一叶天涯重落。
十载乡心,三秋归梦,想故窝安乐。飞鸿目送,素衣怊怅京洛。
百字令 题鲍邱送别图。清代。鲍之芬。 天高海阔,任翱翔尘外,白鸥黄鹤。蓦地西风吹客袂,湖上莼鲈曾约。枫染林丹,葭飞渚雪。帆挂斜阳脚。蓬窗挥手,碧空烟净云薄。遥忆邱水潺湲,叔牙山好,在根盘枝错。西晋东川多慷慨,一叶天涯重落。十载乡心,三秋归梦,想故窝安乐。飞鸿目送,素衣怊怅京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