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子由次月中梳头韵

和子由次月中梳头韵

夏畦流膏白雨翻,北窗幽人卧羲轩。

风轮晓入春笋节,露珠夜上秋禾根。

(或为予言:草木之长常在昧明间,早作而伺之,乃见其枝起数寸,竹笋尤甚。

又夏秋之交,稻方含秀,黄昏月出,露珠起于其根,累累然忽自腾上,若有推之者,或入于茎心,或垂于叶端,稻乃秀实,验之信然。

此二事与子由养生之说契,故以此为寄。

)従来白发有公道,始信丹经非妄言。

此身法报本无二,他年妙绝兼形魂。

(《传灯录》有形神俱妙者,乃不复有解化之事。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猜你喜欢

杨震幽魂下北邙,关西踪迹遂荒凉。

四知美誉留人世,应与乾坤共久长。

()

春风颠狂卷地起,吹动江城寒劫灰。

江城千家丹碧窟。过眼不复余楼台。

九辀烛龙竟为尔,六尺海鸱安在哉。

平原无人金谷散,惆怅东门归去来。

()

炉烟侵晓渡帘栊,夹道遥连左个风。飞尽桃花何意绪,会言鹦鹉在金笼。

()

逍遥临蓬池,言陟梁王台。还顾望大河,洪波渺悠哉。

飞雪蔽中原,北风千里来。驰驱名利途,无骏不驽骀。

精卫自微鸟,东海生尘埃。

()

策马秦川道,春光欲半时。暖风迎旆发,甘雨向车随。

宦业唐师度,才名汉不疑。烦君寻旧迹,一慰故人私。

()

急雨来排难,馀蒸顿解严。时蜩鸣露柳,客燕度风帘。

屈指秋无几,安心气自恬。夜凉都不寐,落月莹虚檐。

()

鼎立悬胎鼎,炉安太一炉。但知生药处,便好下工夫。

()

日落寒山剪剪风,一行雁字各西东。

虽然颜面睽千里,料得相思两地同。

()